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见群鸥日日飞:古人以鸥鸟作隐士的伴侣,“但见”的弦外之音是群鸥固然可爱,仅此则未免单调,表达闲逸的村居生活的寂寞,为喜客之情铺垫。
B.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早就听人说过洞庭湖的美景,今日终于如愿以偿,登临其上。“昔闻”“今上”表现出诗人初次登临的喜悦之情。
C.群山万壑出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烘托王昭君,有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意,既表现出诗人对千古奇女王昭君的敬重,又突出了昭君命运的悲剧性。
D.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前一句含蓄的批判了封建君王的荒淫昏庸,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后一句表现昭君对故国的思念,“空归”二字,寄寓无限同情。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黯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飑,爱煞江南。?
(l)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典诗歌的意境,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哪一种?简要举例分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跳长江,江南的景色已初显秋意。
B.颈联中,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伤。
c.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的释然。
D.全诗在记叙中写景,在叙事中抒情,于议论中用典,情景交融,意蕴丰厚,兴寄高远。
②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形象地描绘了无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一个“涵”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江水------------------ ------------------、的特点。(2分)
③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这首词描绘的秋景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的分析。
(2)怎样理解“似也恨,人归早”中的“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