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7-17 22:13: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小题1:第三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5分)
小题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忧”包含了哪些内容?(6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台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l)“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小题1: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5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骆谷晚望①
韩琮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②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①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年)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寂寂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之作。骆谷,关中通汉中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②公子王孙,此处指代“宦游人。”
【小题1】简要分析“去国还家一望时”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小题2】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请对本诗的景与情的关系进行赏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宋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割耳朵。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小题1: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