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7-17 22:37: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6句话公编为4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⑤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④⑥/③②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2、单选题 下面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秩序)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泛指粮食)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贡问:“师与商①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②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③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②愈:胜过,强些。③孳孳:勤勉不懈的样子。④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1)试分别概括孔子立身行事的原则和公孙丑、孟子求“道”的观点。(4分) (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中道而立”。(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后面问题。 张克戬传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 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 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结党欲为内应阴:阴谋 B.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C.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徇:示众 D.焚香南向拜舞南向:面对南方
| 小题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3分)(?) ①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②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③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④皆泣不能仰视。 ⑤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⑥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①③⑤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4分)
(2)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负栋之柱/支负
B.使天下之人/致使
C.使六国各爱其人/爱护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依次
2.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A.倚歌而和之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客逾庖而宴
D.某所,而母立于兹
3.对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秦人不暇自哀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B.妪,先大母婢也
C.戍卒叫,函谷举
D.而今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