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1)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叩,磕头)
(2)孝公既没(没,殁,死去。)
(3)会盟而谋弱秦(谋,谋求。)
(4)开关延敌(延,请,迎击)
(5)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船桨。)
A.②③
B.③④
C.①⑤
D.①④?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古人以俭为美德。
B.霓为衣兮风为马。
C.士大夫多予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D.君既为府吏。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侍东宫——当:应当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惟:想
C.尤蒙矜育——矜:夸耀
D.听臣微志——听:倾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以供养无主/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B.急于星火/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臣之进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行/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作者一方面用诚恳的语气,表达对朝廷征召的感激,另一方面写祖母病笃,不能立即报答晋武帝,因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忠诚之心和孝顺之情,跃然纸上,句句合情,字字合理。
B.选文第二段作者一方面歌颂新朝德政,感激晋武帝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用拟人的手法和工整的对偶句,形象地渲染了祖母卧病在床的凄苦情状,这样是为了直接坦陈自己的真实想法:推辞就任。
C.选文第三段作者提出了解决问题两全其美的办法:先尽孝道,后报国恩,并以生死必报大恩的保证结束全文。语气诚恳、谦卑、低下甚至含有哀求之意,更显示出了请求的迫切和辞意的诚恳。
D.“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文章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这个中心,向晋武帝阐述了忠孝的关系,做到了以情说理,融情于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顽固)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稳固,加固)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必定,一定)
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固执,顽固)
5、单选题 对下边句中加粗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己,通“矣”,罢了)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zhì,通“智”,智慧)
D.君子生非异也(生xìng,通“性”,资质,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