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7-17 22:39: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注]。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注]赤叶楼:指女子居住之楼。
(1)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写到了“恨”与“愁”,从全词的内容看,词人因何而生出“恨”与“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①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春?光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③。
注:①《春思》写也于作者被贬时。②历乱:花枝烂漫的样子。③洛城: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
(1)两首诗中描写的春景相同吗?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两首诗都是抒情的佳作,任选其中一首,结合作品的三四两句赏析其巧妙的构思。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①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②。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 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②泛觞:是一种游戏。?
小题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主要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描绘这幅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归自南阳
(明)李昌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小题1: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共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说明。(4分)
小题2:诗的尾联富有艺术感染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这首曲子采用了哪些意象?描写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芭蕉雨声秋梦里”是全曲抒发“秋怀”的高峰,试分析它蕴含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