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①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扁②。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①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亡,举兵衡山抗清,兵败赴广东肇庆入桂王政权。桂林破后,退归中居石船山下,著述以终。②“声缓缓,滴泠泠”:漏壶滴水声。扁:闭上,合上。
(1)这首词写了长夜的哪些“秋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问题。(7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小题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3分)
小题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自励(其二)①
梁启超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②新知。
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注】①本诗作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光绪27年(1901 年),时梁启超已亡命他国三载,方自印度入澳洲返回日本。② 牖(yǒu):通“诱”,引导。
1.这首诗从哪些方面体现梁启超的“狂者”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抒情方式与前三联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小题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问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②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