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小题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3分)
?
?
小题2: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3分﹚
?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
小题1: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
?
小题2: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5分)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牵马饮水渡过了塞下大河,尽管是秋天,已是水寒刺骨寒风凛冽。
B.虽已日近黄昏,但因为平沙莽莽无遮掩,所以昏暗中可以望见临洮城。
C.诗人联想起昔日的烽火战事,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
D.黄尘迷漫是边塞古今一贯的特点,但片片野草间仍能见到零乱的白骨。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景,分别点明了诗人活动的地域和季节特点,也有明显的叙事意味。
B.“风似刀”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出秋风逼人的寒意,与平沙黄尘的环境协调一致。
C.诗人追思历史之后,“黄尘足今古”一句使景物与情思紧密联系,衔接巧妙自然。
D.作者通过“秋水”、“平沙”、“黄尘”、“蓬蒿”等意象,写出了凄清、忧伤的意境。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试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3分)
?
(2)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颈联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尾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