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诗的第一节写黄鹂飞来,极为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并表现了诗人久蛰性灵的瞬间解脱的欢乐。 B.最后复叠的一句“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与前一节结句词语相同而情怀迥异。前面一句是写充实感,而这一句却是写作者极度的幻想。 C.这首诗写的是黄鹂,匆匆飞来又飞走的黄鹂是诗人眼前所见,而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情怀却是诗人胸中所藏之情。 D.此诗所表现的就是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找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但诗人流露出来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回答此题,需要就每个选项,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C项中,“惊慌忙乱”应为“惊喜雀跃”。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回答此题,需要就每个选项,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B项中,“幻想”应为“失落感”。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诗中塑造了一个已有婚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遂有种种疑虑哀伤的女子形象。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样子。这显然是女子的自喻。“为新婚”不一定是已经结了婚,是指已经订了婚,但还没有迎娶。“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从这两句看来,男方所在甚远,他们的结婚或非易事。这女子曾企盼着,不知何时他的车子才能到来,所以接下来说:“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四句又用比。蕙和兰是两种香草,用以自比。“含英”是说花朵初开而未尽发。“扬光辉”形容其容光焕发。如要采花当趁此时,过时不采,蕙兰亦将随秋草而凋萎了。这是希望男方趁早来迎娶,不要错过了时光。最后二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诚然。这女子的疑虑已抒写毕尽,最后遂改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谅必坚持高尚的节操,一定会来的,那么自己又何必怨伤呢?
本题解析:找到诗中描绘的相关语句“孤生”、“冉冉” “含英” “扬光辉” ,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