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06 06:02: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A.去以六月者也? 息:停
B.我起而飞? 決:快速的样子
C.未有知其者? 修:长
D.云气,负青天? 绝:超越



3、阅读题  “四部”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通常指哪四类?(2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胡世宁,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他日复请湖田,持不可。迁南京刑部主事。应诏陈边备十策,复上书极言时政阙失。时孝宗已不豫,犹颔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濬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  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再知宝庆府。岷王及镇守中官王润皆严惮之。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宁府威日张,不逞之徒群聚而导以非法,上下诸司承奉太过。数假火灾夺民廛地,采办扰旁郡,蹂籍遍穷乡。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右都御史李士实,宸濠党也,与左都御史石玠等上言,世宁狂率当治。命未下,宸濠奏复至,指世宁为妖言。乃命锦衣官校逮捕世宁。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
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世宁陈方略,请选将益兵,立赏罚格,严隐匿禁,修烽堠,时巡徼,以振军威,通道路。诏悉行之。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萼议欲销兵,世宁力折之。昌化伯以他姓子冒封,下廷议。世宁言:“吾辈不得以厚赂故,诬朝廷”,萼为色变。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节选自《明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孝宗已不豫,犹颔之颔:点头同意。
B.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檄:发文书。
C.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引:退却
D.萼议欲销兵,世宁力折之折:折断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而”的用法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钦叹息
A.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C.诸君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D.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B.指世宁为妖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乃谪戍沈阳乃遂收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吾辈不得以厚赂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B.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C.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D.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4分)
(2)世宁陈方略,请选将益兵,立赏罚格,严隐匿禁。(4分)
(3)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②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③,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⑤,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
【注】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 ?
B.臣请归节,伏制之罪/矫:假托 ?
C.责大而已/指:意旨 ?
D.亦不能之矣/夺:强取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