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6 07:17: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荔枝香近?【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共剪西窗蜜炬④。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④唐代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5分)
小题2:词的下阕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子曰:“?,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3)不违农时,??,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二首①(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诗的前两联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通过诗中诸多意象简要分析作者复杂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夕次盱眙县①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②。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②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
小题1:作者在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紧扣“夕”字写景的?(4分)
小题2: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的原因有哪些?(3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