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梦与诗?胡适
都是平常的经验,都是平常的影像,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怀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A.本诗共三章,前两章是平列关系,但首章中的“经验”、“影像”和第二章中的“情感”“言语”又是相互交叉映照的;后一章在前二章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B.前两章写到梦来自不平常的经验和影像,诗来自平常的情感和言语,目的是说明文艺作品哪怕是想象性极强的诗歌也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C.将“梦与诗”并提,表示作者对诗歌这种体裁颇有微词,他认为写诗如同做梦那样只是偶然的“碰撞”,在有限的经验、影像、情感、言语中追新猎奇,玩弄花样。
D.“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包含了这样的哲理:文艺作品应当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去创作,这样才是个性化的,才不会与他人雷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表示作者对诗歌这种体裁颇有微词”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
A.杜牧
B.李商隐
C.李清照
D.王安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出自 唐.杜牧《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兰亭诗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1.“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两句与《兰亭集序》中对应的语句是哪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诗中说“寓目理自陈”,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大自然向诗人“陈”了哪些“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大自然是伟大的,万事万物都自然而然,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虽然万物种类不同,但给我的感受都是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2.(1)亦足以畅叙幽情?(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4)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5)险以远?则至者少(6)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5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小题1】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7分)
【小题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8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古人一般都悲秋,刘禹锡、毛泽东两位诗人却颂秋。
【小题2】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本题解析:
【小题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两句,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赏析诗句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再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题可根据诗歌意境及写作目的来分析,诗人用一个“排”字变把空中飞舞的秋鹤的姿态展现出来,给人一种勇敢有气魄有力量的感觉,从写作目的角度分析,对秋鹤的描写是为了表明自己内心的志向,积极、奋发向上。答题时,可从两方面组织答案,可从鹤和诗人心志两方面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困难
5、其他题 默写题(10分)
(1) 指点江山,□□□□,□□□□□□□。
(2)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3)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4) 又前而为歌曰:“□□□□□□□,□□□□□□□□!”
(5)真的猛士,□□□□□□□□□,□□□□□□□□□。
参考答案: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4)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本题解析:第1句要注意“激、侯”的字形;第2句注意“圮”的字形;第3句注意“畔、漾”两字的写法;第4句注意“萧”的字形;第5句注意“淋漓”这两个字的准确记忆。“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