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06浙江)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捣练子·夜如年
贺 铸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1)“斜月下,北风前”两句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
?
?
(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
?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信誓臣旦,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小题2: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小题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5:羽扇纶斤,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6: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不能删去。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后,隐居苏州。
小题1:这首诗写了菊花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