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A.府史之所蹲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其性其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君以客饮于堂上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小题5:(1)徐君(徐先生)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并命名它为“直节”。
(2)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直节堂见到了杉树,就会怀念起像杉树一样品行正直的人,这种怀念大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吧!
本题解析:
小题1:特立:独立、挺立,高高耸立。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此题选项A既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此题就出现了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原文“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翻译为“正像这丛杉树,与众不同而不偏倚,枝桠伸展,叶片散布,能安然而不危险吗?”全句都是具体描写杉树的状态,而“与众不同”是概括性的词语,显然不太合乎就语境。
小题2:C 都是连词,表转折;A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 代词,他的/副词,表反问;D 介词,和/介词,凭借。文言虚词的题目心中一定要明确词性的区分,比如本题中的“以”要区分是作介词、连词、还是动词;“之”要区分是代词、助词、还是动词,代词要区分是人称代词还是指示代词,助词要区分是结构助词还是语气助词,结构助词还要区分是“的”,还是“主谓取独”,是“宾语前置”,还是“定语后置”;“其”要区分是代词、助词、还是副词,代词要区分人称还是指示,人称要区分是第一还是第三,是作主语还是作宾语,副词要区分表什么语气。
小题3: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原文“这里起初是南康军的各部门官吏住的地方,杉树的树荫底下,是书记们蹲伏在一起办公的场所”可见徐公来此之前就有杉树,杉树并非徐望圣所栽,人物出现错误。
小题4: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吾”第二个“为曲”第二个“为直”叙述对象变化断开,“乎”后断开,本句又是对称句,难度不大。
小题5: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点(1)怜——爱惜,作——改建,命——命名。(2)升——登上,其——推测语气,已——停止。
【参考译文】
南康太守办公厅的东面,有一座厅堂叫“直节堂”,是朝请大夫徐望圣建造的。庭院里有八棵杉树,长短粗细一样,直得像墨线弹的一样,在二丈多高处开始长有枝叶。这些树高耸的样子就像高高举起的太常旗、像巍巍矗立的承露盘的柱。那种凛然正气又像公卿大夫头戴高高的帽子、身佩长长的宝剑立在朝廷之上,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色。这里起初是南康军的各部门官吏住的地方,杉树的树荫底下,是书记们蹲伏在一起办公的场所,簿册文书丢在里面,没有人知道这儿有什么可贵之处。徐君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而且命名为“直节”。
树木刚生来时,没有不是直的。不幸经过风吹雨打而弯曲,或受到岩石的挤压,这样才随外物的影响而屈曲变弯,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即使像竹箭这样的优质、松柏这样的坚贞都免不了这样。只有杉树能顺着它的本性,不用人扶植就能长得很直。活着能傲对冰雪,死后能利用它做栋梁屋宇,都与竹、柏相同,但在躯干挺直这点上却又超过了竹、柏。如拿杉的这种品格要求于人的话,那么,这种人大概就是所谓“不等文王出现就会崛起”的豪杰之士吧!
徐君性格温和善良,广施仁爱,在他任职的地方,他以奉公守法而受人称赞。他不施行严明苛刻的政令,但行为却保持正直。看看他所喜欢的,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了。《诗经》说:“君子有才能,所以能继承前人的事业。”直节堂建成之后,徐君与客人在堂上宴饮,一位客人醉醺醺地唱着歌说:“我想做个品行不正的人,可是品行不正的人必然会卑躬屈膝,品行不正的人可以做吗?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正像这丛杉树,高高耸立而不偏倚,枝桠伸展,叶片散布,能安然而不危险吗?然而清风吹动衣襟,飞雪洒满庭院,杉树依然颜色不变,您来到树下休息游玩吧!壅土培植灌溉杉树,而不如剪削砍伐,杉树自己并不知道,而要依靠爱树的人呀!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直节堂见到了杉树,就会怀念起像杉树一样品行正直的人,这种怀念大概是永远不会终止的吧!”一曲歌终,宴会也就散了。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
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曰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之礼。延乃移书属县,皆以年齿相匹,其产子者,始知种姓。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列传》)
[注]①功曹:官名。②修书记:写好书信。③议曹祭酒:官名。④交趾:地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省诸卒,令耕公田省:裁减
B.苌寻病卒,延自临殡寻:招致
C.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宦:做官
D.龙丘先生躬德履义履:实行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延乃令铸作田器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C.①敬待以师友之礼②作《师说》以贻之
D.①有原宪、伯夷之节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是
①会稽颇称多士?②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③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④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⑥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小题4: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4分)
②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4分)
③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①九真民众习惯(风俗)以打猎为业,不懂得用牛耕种,民众常常到交趾去买粮,常常导致生活贫困。(以……为,告籴,<于>交址,致各1分)
②任延在九真郡干了四年,被朝廷征召回到洛阳,但因病留了下来(视事,征,诣,以, 各1分)
③后因擅自诛杀羌人,事先没有上奏(而获罪),降职为召陵令。(坐,诛,上,左转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寻:不久。如:寻病终。(《桃花源记》)
点评:文言实词要结合上下文理解,但也可以从已学知识中迁移而来,本题中的“寻”,这样就会让学生学有所用,也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运用能力。本题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
小题2:都是介词“在”;A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介词,“用”,表方式/连词,表目的;D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
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均为常考虚词,并且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很广。有副词、助词、介词、连词等。考生复习时要分清词类。
小题3:①介绍会稽士人多的情况;③是称赞成丘先生的话;⑤表现郡中贤士大夫愿意为他所用。
点评:这是一道文本筛选信息题,文言文信息的筛选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本题中“尊重、任用、培养人才”就是限制条件。命题者往往在选项中故意忽略题干中的限制条件而扩大答题范围。
小题4: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①俗:民俗。籴:买粮。致:导致。以……为:把……当作。②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征:被征召。诣:到达。洛阳,以:因为。③坐:犯……罪。擅:擅自。上:上奏。左转:降职。
点评:本题句子选得较好,重点考查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另外这两个句子很多地方要求考生结合上下文补充内容,所以考生平时学习要多培养语感,将句子翻译得更加通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