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五)
2017-08-08 01:21: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把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仪)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刘晏初为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陕西皆度支领之。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①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常以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其场院要剧之官,必尽一时之选。故晏没之后,掌财赋有声色者,多晏之故吏也。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蠲(juān)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不待其困弊、流亡、饿殍,然后赈之也。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晏专用榷盐法②充军国之用。晏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其江岭间去州县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价鬻之,谓之常平盐,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 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馀万斛,无斗升沉覆者。船十艘为一纲③,使军将领之,十运无失,授优劳,官其人。数运之后,无不斑白者。 晏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于一日中决之,不使留宿,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二》)F 【注】①递:驿站。?②榷盐法:食盐专卖法。?③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白:报告。 B.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俟:依靠。 C.应民之急,未尝失时?失:丢失。 D.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息:休息。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晏以为官多则民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其江岭间去州县远者?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运谷或至百馀万斛,无斗升沉覆者?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晏担任漕运使时,十分重视了解经济信息,控制各地物价,朝廷因而获利,也不用担心全国物价的暴涨暴跌。 B.刘晏及时了解各地歉收的情况,灾情出现官员申请后他立即奏请朝廷免除赋税,安排赈济灾民,因而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C.刘晏利用食盐专卖的方式,收购盐户所产之盐转卖盐商,虽然盐乡之外不再另设盐官,但食盐供应也能调度得当。 D.刘晏认为应依据各条河流的不同特点,因利乘便,分段漕运,建造运船,训练漕卒,从此每年安全运送谷物有时多达百余万斛。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3分), j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十艘为一纲,使军将领之,十运无失,授优劳,官其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夜游孤山记 (清)邵长蘅 余至湖上①,寓辋川四可楼已十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②。已,舍艇,取径沮洳间③,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④、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西行过陆宣公祠[10],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泠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⑤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生,遗迹顾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风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注]①湖;指—闪湖。②林处士:指林逋,杭州钱塘人,归隐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以白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③沮洳(jǜ rù):低湿的地带。④两高:指武林山上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南屏:西湖南边的南屏山。⑤贾似道:南宋奸相。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寓辋川四可楼已十月寓:客居 B.灯火隐见林薄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C.今皆亡有,既己荡为寒烟矣亡:通“无” D.而举其姓名举:推荐
|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通过对月亮、西湖、峰峦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朝的湖山月夜图。 B.作者游兴盎然,先乘船,后步行,在游踪的叙述中透露出归隐山林的心愿。 C.作者通过贾似道宅第废址与林逋放鹤亨遗迹的对比,表明对二者的褒贬态度。 D.文章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又借景来抒发感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4分)
(2)、遗迹顾至今尚存。(5分)
4、阅读题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晋军函陵——三军可夺帅也
C.臣之壮也——君之薄也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归类正确的的一组是
[? ]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盘盘焉,囷囷焉。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将焉取之
⑧郑文公亦不礼焉
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⑩犹且从师而问焉
A.①⑨/ ②③⑦/④/⑤⑧⑩/⑥
B.①⑨/ ②③⑦/④/⑤⑥⑩/⑧
C.①⑨/ ②③⑦/④/⑤⑧/⑥⑩
D.①/ ②③⑦⑨/④/⑤⑧/⑥⑩
3.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⑤夫晋,何厌之有?
⑥是寡人之过也
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⑧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A.①④/②③⑦/⑤/⑥⑧
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C.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D.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义田记
[宋]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成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犬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赢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予尝爱晏子好仁,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居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已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谓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屏而家居俟代者——屏:摒弃
B.而力未逮者二十年——逮:达到
C.彰君之赐乎——彰:使……显著
D.予尝爱晏子好仁——爱:仰慕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B.①是隐君之赐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①其规模远举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D.①操壶瓢为沟中瘠者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作者敬重范文正公“义举”的一项是
[? ]
①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②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③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
④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⑤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
⑥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述了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抱负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乐善好施、救济族中穷人的事迹。
B.范仲淹存有购置“义田”的志向二十年,但终其一生贫穷,只得以“施贫活族”传给子孙,由子孙实现他的理想。
C.作者认为范仲淹办“义田”的举措比晏子更接近孟子的要求,并且他的做法似乎更高明、更有远见。
D.本文赞扬范仲淹义举的同时,也斥责了那些身居高位、享受厚禄却只顾自己的达官贵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