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08 02:41: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舟中见猎犬有感二首(其一)?清·宋 琬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与鹰隼共功名①。
樯边饱饭垂头睡②,也似英雄髀肉生③。
[简注]①隼(sǔn):鹰类之最小者。猎者多蓄之,以逐禽兔。②樯:桅杆。③髀肉生:语本《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九州春秋》曰:“备往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入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因用“髀肉复生”为自叹久处安逸,思图有所作为之辞。髀(bi):股部,大腿。
从“猎犬形象”的角度,简析全诗。
答:?
? __ 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此词于公元1082年(元丰六年)六月作。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平山堂:公元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
1.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全词描写的重点不在快哉亭的本身,而在亭子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B.词的上片还描写了扬州平山堂的优美景色,表达了江南秀丽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C.词的下片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D.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 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2.从写法上看,全词最突出的特点是虚实结合。请具体分析作者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
1.请简要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与温庭筠《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意蕴相似。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做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偶成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这首诗在情调上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般写秋日的诗作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最喜欢这首诗。请结合诗句内容,指出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