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08 02:51: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B.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C.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D.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4题。
| ?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以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1.对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上左右饮?侍卫 B.诏中郎将参乘?参加乘车 C.独至今乎?难道 D.可相少主?辅佐 2.下列各项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性格的一组是(? ) ①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对曰:“死罪!实病。” ③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④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 ⑤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 ⑥朝奏事如职所奏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卫绾原是靠在车上玩杂技当上文帝的侍卫,后来立了功劳,慢慢升任为中郎将。 B.景帝即位后,对当年卫绾不接受他的邀请一事还耿耿于怀,不过并没有因此责备他。 C.因为护卫游上林苑有功,景帝要赐一把剑给卫绾,但他以景帝已经赐过六把剑给自己,谢绝接受。 D.景帝七年,废除栗太子的时候,景帝怕卫绾心肠太软,就让他请假回家,而改派郅都去执行任务。 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寓山注》序 【明】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日“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①。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丕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一径未通,意犹不慊②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原文有删节) 【注】①胼胝(pián zhT):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②慊(qiè):满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荷畚锸荷:挑 B.而幽敞各极其致致:尽头 C.险者夷之夷:使……平坦 D.都堪泛月迎风堪:可以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有感触焉者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其下平田十余亩其可怪也欤 C.乃可以称园矣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D.园以内花木之繁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的一组是
①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
②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③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④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家旁有座名为“寓山”的小山,原是季超、止祥两兄弟交换所得,后来被废置。二十余年后作者辞官回家,路过寓山,动了建造山园的心思.
B.作者只想在山上修建三五座房子,虽然自始至终对于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但在修建过程中兴致愈加浓厚,朝出暮归,乐此不疲,痴迷于山园建造。
C.作者营构山园时,讲究水石、室庐与花木的搭配适宜,轩与斋、室与山房以类相从.桥、榭、径、峰高低错落;体现了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等特色。
D.山园的建造,始于乙亥仲冬,至丙子孟春建成草堂、斋与轩,当年仲夏又开始营建,后又经过从十一月到第二年春天的百余天修建,山园终于告成。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3分)
(2)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4分)
(3)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3分)
4、阅读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④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⑤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⑥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⑦,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⑧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释]①筮仕:占卜仕途。筮,占卜。 ②蓍:一种草名,文中是把它用来作为占卜的工具。 ③坎:一种卦相的名称。下文的“离”也是卦相的名称。 ④间:偶而,断断续续 ⑤丐(gài):乞求。 ⑥青兕(sì):青色的犀牛。兕,犀牛。 ⑦行在:这里是指朝廷。 ⑧罹(lí):遭逢,遭遇。
1.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师:以……为师
B.揣僧必以虚实告金帅——揣:推测
C.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首:首级
D.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赋:征收
2.从文中的内容看,与辛弃疾后来率义军南归无关的一项是( )
A.早年与同学党怀项占卜仕途,得《离》卦。
B.担心义端“以虚实告金帅”,“急追获之”。
C.耿京授意,辛弃疾“奉表归宋”。
D.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 疾活捉张安国。
3.“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之后,耿京为什么“大怒,欲杀弃疾”?后来又因为什么原因“益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回答小题:(6分,每小题2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题1:下列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罟(网)
B.鸡豚狗彘(猪)
C.孝悌(尊敬父母)
D.庠序(学校)
小题2:下面的划线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小题3: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分)
(2)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