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08 02:51: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大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城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僚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别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竟坐得免刑——坐:因为 B.而臣以醉见识——见:被 C.应死者乃斩以徇——徇:示众 D.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还:又,再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是徐邈“肃清州界”举措的一组是(? ) ①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②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 ③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 ④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 ⑤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⑥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为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的劝谏才得免。? B.魏文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邈不负所望,最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百官都害怕他,且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此官职,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别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汝识之乎?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余之力尚足以入。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徒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字:书法 B.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笃:独自 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写:描摹 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徒:门徒
| 小题2: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 )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②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 ③欲以禄遨,遨不顾?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译文: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4分)
译文: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分)
译文:
?
4、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字的解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 ③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之二虫又何知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⑥氓之蚩蚩 ⑦何陋之有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⑧/⑤⑦/⑥
5、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不敢与忤视?忤:逆?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D.士皆瞋目?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