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长安晚秋?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这首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诗题中“晚秋”的特点?(3分)
(2)请结合诗句,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3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1)(3分)南归雁、篱边菊、水中莲。
(2)(3分)
①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1分)。
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1分)。
③借景抒情:“残星几点”“长笛一声”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氛围,大雁南归表达诗人思乡情怀(1分)。
(3)(3分)用典(1分),抒发了羁旅思归(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沙漠。)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小题1: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结合两首诗的尾句,分析两首诗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两首诗均以乐曲、月光作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两首诗都表达了征戍士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分)。
小题2:(4分)尾联李诗以细节描写作结,而王诗以景物描写作结,各具匠心(2分)。李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细节,寓情于细节描写之中。王诗前三句就乐声抒情,到第四句宕开一笔,以壮阔而悲凉之景收束,融情入景,把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意象选取和情感探究的题目,探究的相同点,意象有“横笛”“琵琶”“月中看”“秋月”概括后可知是“乐曲”“月光”,情感可以结合诗中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旧别情”“边愁”可以看出是戍卒的思乡之情。
小题2:这是一道手法题目,诗歌的尾句应和主旨有关,手法应该首先想到抒情方式,李诗是即使感怀(细节),借“回首看”这一细节表达思乡之情,王诗是借景抒情中的以景结情,借助景物描写创设一种悲壮苍凉的意境表达思想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诗歌鉴赏 (6分)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小题1:本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反映了怎样的现实?(4分)
小题2: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1份)描绘了惨淡的夕阳斜照下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色((1分)反映南宋王朝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的残酷现实((2分)。
小题2:别离江南路的悲苦,魂系故土(国土)的怀想(或:牵挂);国破家亡的愤恨。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可根据首联中描写的景物来确定意象,如“草合”、“离宫”、“夕晖”、“孤云”等,然后通过对描写的景物进行联想和想象,感悟出渲染的惨淡荒凉的气氛,再由渲染的气氛来想象满目疮痍、一片凄凉的南宋王朝衰败覆灭的残酷现实。
小题2: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根据关键词加以体会,如“却别”体现了诗人别离江南路的悲苦;“化作啼鹃”体现了诗人借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牵挂,对国破家亡的愤恨之情。答题时,可先分析关键词,再答诗人情感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
江昉
曲阑闲凭,心事还重省。花里嫩莺啼不定,搅乱夕阳红影。谁家翠管吹愁?一庭烟草如秋。欲去登楼望远,暮云遮断芳洲。
此词作于作者寓居扬州之时。
小题1:词的上片首句写到“心事还重省”,词人的心事是什么呢?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词,对“搅乱”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面对花树莺啼的一派春光,作者却触目生愁,(1分)又听到凄怨的笛声,视春景如秋,想要去登楼望远,无奈暮云重叠,(2分)表现了词人羁旅漂泊中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时间已近傍晚,那花枝上的黄莺却啼个不停,以致连落日的霞光都被搅乱了。(2分) “搅乱”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莺儿不仅在啼,而且还在花树间不时飞动。(2分)表面上是说搅乱霞光,实际也搅乱了词人心境,引出了他的重重心事。(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重点考查理解词的内容和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词的注释及内容来分析。
小题1:本题重点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动词是诗歌当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中作者表情达意的关键,“搅乱”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啼鸣,搅乱日光的景象,语出双关,同时写出了作者思绪被黄莺搅乱的状态,委婉地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2)两题。(6分)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⑴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特点?(2分)
⑵?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从景与情结合的角度对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七言绝句?(2)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对即可)(一个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