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
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注),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
答:?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3分)
答:?
?
(3)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语是什么?为什么?(2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落花,老柳,过时的樱桃。(每个1分,只填花、柳、殷桃,得一半分数)
(2)(3分)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亦可答出“回文”手法。我思君处君思我。)(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满分)
(3)(2
分)“点”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说出“点”或“破”1分,分析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默写填空(8分,①至⑥小题为必做题,⑦至⑩小题四选二) (必做)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球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小题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兴八首》
小题3:羽扇纶巾,谈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小题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陈情表》?
(以下四选二)
小题7: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歌·湘夫人》》
小题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9: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选读》
小题10:乐民之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选读》
参考答案:
小题1:飞湍瀑流争喧豗
小题1:塞上风云接地阴
小题1:樯橹灰飞烟灭
小题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小题1: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1: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小题1:洞庭波兮木叶下
小题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小题1:于我如浮云
小题1:民也乐其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安乐窝①
[北宋] 邵雍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注】①安乐窝:邵雍的隐居之所。安乐:可解释为安闲乐道。
小题1:前两句“半记”与“不记”、“似愁”与“无愁”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诗的尾句“帘外落花撩乱飞”。(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不矛盾。 “半记”与“不记”、“似愁”与“无愁”,这些相互对立的状况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迷离朦胧(或似醉非醉、物我两忘、慵懒自适)的情态。
小题1:“帘外落花撩乱飞”一句情景交融,描绘作者睡醒后看到帘外百花凋零、落英缤纷的景致,点出了作者拥衾恋枕的闲情逸致及对闲居生活的陶醉。
本题解析:
小题1:重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结合全诗作答。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与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李端?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蝶恋花(送祐之弟) 辛弃疾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1) 两首诗词中写一个“孤”字,其内涵与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试加以简要分析。(3分)
(2) 两首诗词最后两句都直抒胸臆,但所抒之情与写法上均有区别,试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1)答:相同:均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1分)
不同:卢诗之“孤”直言自己少年丧父、身世不幸,交代了后文“为客早”的原因。(1分)辛词之“孤”运用比喻手法,把自己比作漂泊失群的鸿雁。(1分)
(2)答:卢诗主要是抒写离别之情,诗人还在抹泪,而友人已经走远了,所以只能期待不可预知的下次相逢了,从而反衬离愁之深。(2分)辛词则抒发了离愁及其引发的各种情感。词人认为,离愁不难整顿,关键是由它引发的年华已逝、功业难成、国土难收的复杂情感难以排遣。(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②。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②《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1)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嗟”字用得好,说说诗人嗟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此诗末联用典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意思对即可)
(2)作者在此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用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