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让国人/ 看个怵目惊心”的意思是 A.让人们震惊,认识社会与自我 B.让人们吃惊、害怕 C.让人们认识“把玩之物” D.让人们回味生活 |
参考答案:
小题:
胡须:黑如野草;目光:看惯手术刀、出奇的冷峻;眉:耸了耸?
小题:
指黑暗、沉闷的世界
小题:
A?
小题:
B?
小题:
A?
小题:
押en韵;
本题解析:
无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阙题
唐?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分)
(2)分析这首诗在写景上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1)答:诗人通过白云春光,落花流水,髙柳清辉这些意象,营造了清丽幽美、高雅闲适的意境,抒发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3分)
(2)(4分)答:诗人在景物描写上主要运用由远及近的写法。白云遮断山道是远景,春光摇曳的青溪是近景,落英随水而至,馥郁的花香具由远而近,柴扉敞、书堂高柳深荫则非近处难见如此明晰。诗人在移步而变化的美景中寄寓心中的喜悦。
(如答“诗人在前四句以白云春光,落花流水等意象,凸现了山中秀美的风光,着意烘托‘读书堂’的美好与高雅”,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也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菩萨蛮
【元】张翥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梦相寻。惊乌啼夜深。
小题1:请结合对词的理解,谈谈“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妙在何处。(6分)
?
小题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5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用秋后萧疏的树叶来比喻心上人渐淡的情意,用田间飞舞的蝴蝶来比喻女子纷乱的思绪。(比喻1分,解释2分)两句构成鲜明对比(2分),将女子内心的幽怨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哀婉动人。(1分)
小题2:下阕融情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手法1分)诗人借助梨花、新月、惊乌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惨淡的意境氛围,女子夜晚独自在花下焚香祈祷,盼望远行的情郎归来,相思无果,只能在梦中找寻。(分析2分)把女子内心的幽怨和思念之情写得绵绵无尽。(情感2分,答出一种情感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揣摩诗歌语言,揣摩时,需要结合手法和感情来谈。具体来说,妙处一:对仗工整。字与字对,情与情对。妙处二:句短意长。这两句旨在写男女二人对同一段情的不同态度。男子是”秋后萧疏叶“,说明情已淡,心已冷,意已疏;女子是”陌上悠扬蝶“,说明恋恋难舍,情思绵绵,缠缠绕绕。两处比喻十分贴切,将男子的冷漠寡情与女子的多情哀怨表达得淋漓尽致。
小题2:下阕,四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饱含思念之情。”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中的梨花、新月都令人赏心悦目,此情此景却无人共享,只落得一人烧香祈愿,孤寂冷清,以美景衬托失意人,对比强烈。”唯有梦相寻“道出了苦思却不得见面的无奈,”惊鸟啼夜深“说明因心中抑郁,无法入睡,即便是想到梦中相会也不能够,只得伴着鸟啼度过这漫漫长夜,好不凄凉。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诗后问题。(9分)
武昌阻风?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⑴《武昌阻风》与下面两首诗艺术手法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国流。(岑参《西过渭州》)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答:
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2分)
答:
⑶全诗抒情委婉曲折,请说出诗句“与君尽日闲临水”中的“君”指的是什么?该句的“闲”是否是“悠闲”之意,试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⑴这两首诗都是以流水为喻(1分),情景交融(1分),抒发了思乡念归之情(1分)。
⑵这首绝句抒写江上行舟,途中遇风,阻滞武昌所引起的乡思和愁情。
⑶“君”指船或指同船友人都讲得通(1分)。这里的“闲”并非是“悠闲”或“闲情逸致”的意思(1分),因为此时停泊武昌是为风所阻,心烦意乱,这里的“闲”实则是“愁”,这和首句把春风“阻客舟”说成“春风留客”一样,使诗委曲尽情,耐人咀嚼。(2分)
本题解析:这首诗写因阻风滞船而引发的乡思愁怀,妙在运笔曲折委婉,前写归思满东流,后转尽日闲临水,不言愁思郁结,却写看花忘愁,特见构思精致。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