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3分) (? ) ①征著作郎,不就 ②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③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④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⑤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⑥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
2、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谁得而族灭也/骊山北构而西折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逝者如斯夫
D.多于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单选题 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又秋深潦缩(积水) ②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
B.①时不利兮骓不逝(奔驰) ②杰然特起(形容高大的样子)
C.①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
D.①项王自度不得脱(估计,揣摩) ②因其固然(本来的结构)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年大将军羹尧,儿时性黠犷,力复过人,入塾不肯读书,师偶威以夏楚,反受其侮,齿已舞勺,尚不识一丁字。(其父)都统患之,遍托人物色名师,有能教化其子者不吝厚俸。有叟突然不介来谒,自称愿为公子师。都统谓叟曰:“豚儿蠢劣异常,先生惠然肯来,敢问教化当用何法?”叟曰:“如公不弃老朽,请择乡村僻地筑花园一所,池沼山石、竹木花草毕具,备设经史图籍及一切兵器日用各物。园中惟居师弟二人,不用仆从。四围高其墙垣,不必设门,仅留圭窦,按时以进饮食。比及三年,老朽自有以报公也。”都统如言部署。叟与羹尧居园中,日自兀坐观书,听羹尧所为,绝不过问。羹尧日浚沼填池、移山运石、种竹木、栽花草,嬉戏自得,亦与叟从不通一语。自春徂秋,园中池沼、山石、竹木、花草,或自东迁西,或由南徙北,迁徙既遍,羹尧颇自厌烦。一日饭毕,见叟观书孜孜不倦,旁观良久,似有羡心,卒然问曰:“先生竟日看书,其中果有味耶?”叟漫应曰:“书味极好,非汝所知也。汝第戏耳,勿来相嬲。”曰:“然则我亦可学乎?”叟曰:“有何不可?但恐汝不肯用心耳。”曰:“我若用心,汝肯教否乎?”叟笑曰:“汝如肯用心,我有何不肯教?”羹尧喜曰:“请从今天始,愿师有以教我幸甚。然究竟读书有何好处?敢请。”叟正色曰:“书之好处甚多,上焉者为圣贤,其次立功名,又其次取富贵,不知汝欲自居何等也?”曰:“敢问何谓为圣贤?”曰:“则古称先躬行不倦,明体达用,可仕可隐,道重一时,教垂百世,是谓为圣贤。”曰:“何谓立功名?”曰:“贯通天人,经纬文武,伐罪戡乱,拓地开疆,带砺山河,勋铭钟鼎,是谓立功名。”曰:“何谓取富贵?”曰:“简练揣摩,务趋时尚,弋获科第,雍容华瞻,妇嬉子笑,温饱自甘,是谓取富贵。”羹尧沉吟久之,曰:“圣贤非所敢望,寻常富贵又非所屑,愿师教我以立功名者可乎?”叟曰:“汝果真心从学乎?”羹尧乃拔剑斫树誓之曰:“如不真心从学,有如此树!”叟知其志已决,大喜,于是先取经史,日与讲论,又教其攻习举业,暇则谈论兵法,早晚或习射、或舞刀剑干戈,相与为乐。羹尧天资固优,凡事一学即精,三年学果有成,其齿甫成童也。(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葛虚存著))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羹尧所为?听:倾听
B.自春徂秋? 徂:及,至
C.汝第戏耳?第:只管
D.勋铭钟鼎? 铭:铭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先生惠然肯来? 卒然问曰
B.按时以进饮食? 老朽自有以报公也
C.书之好处甚多? 羹尧沉吟久之
D.其中果有味耶? 叟知其志已决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都统患之,(乃)遍托人物色名师
B.听羹尧所为,(却)绝不过问
C.我若用心,(则)汝肯教否乎
D.圣贤非所敢望,(而)寻常富贵又非所屑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都统对年幼的羹尧顽皮不肯读书很担忧,就不吝厚俸物色名师教化他,并如叟师所言,耗巨资建筑花园,部署一切,表现了为人父者对儿子深深的爱与期望。
B.叟师对羹尧教化有方,“听羹尧所为”欲擒故纵,“书味极好,非汝所知也”吊足胃口,“但恐汝不肯用心耳”“汝果真心从学乎”激将有法,终使他真心从学。
C.年羹尧儿时很顽皮,蠢劣异常,不肯读书,但一经叟师激发出学习之志趣,就变得聪明优秀,经史举业,兵法兵器,凡事一学即精,居园学习三年就学有所成。
D.年羹尧由“齿已舞勺,尚不识一丁字”到“三年学果有成,其齿甫成童也”的转变,足以说明在学习成才上教师的教育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志趣二者都非常重要。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享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以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 “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为具牛酒饭食具:备办
B.以故城中益空无人更,更加
C.幸来告语之幸:幸亏
D.皆衣缯单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②比诸侯之列
B.①以故多持女远逃亡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C.①且留待之须臾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②常为晋君赐矣
小题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西门豹初到邺城,从长老哪里了解到当地给河伯娶亲的事:即,祝巫看到长得漂亮的贫苦人家的女子,就说此女子应该嫁给河伯为妻,便立即给被选定的女子打扮好,投到河中。
B.西门豹为了改变这个恶俗,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借口给河伯选定的妻子不好看。把祝巫投入河中让她给河伯禀告,并接着将祝巫的三个弟子、三老及廷掾都投入河中,邺城的官员百姓,再没有人敢提起给河伯娶亲的事情了。
C.西门豹到邺城后,开始兴修水利。老百姓有怨言,他也无所畏惧,并认为修水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然而,兴修水渠的事情因为阻碍了御道而被迫改变。体现了西门豹审时度势,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
D.本篇在写作上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叙事上,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逐步展开的。这样就使文章生动具体,避免了平铺直叙。其次,注意从神态、语气上加强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注意选择具有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