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如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正下方桌子的边缘放有一静止弹性球2.实验时,将球1拉到A点并从静止开始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撞后,球1把处于竖直方向的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为β处,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在A点时,弹性球1球心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轻质指示针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球1和球2的质量分别为,m1 m2,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b。

①在此实验中要求m1_________m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此外,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球1的摆长L?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A.(选修模块3-3)(12分)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B.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油膜直径d大小时可把他们当做球形处理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猛推木质推杆,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2)已知某物质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为?,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
(3)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容过程变化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6.0×102J,

求:
①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
②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中内能的增量。
B.(选修模块3-4)(12分)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两个简谐运动的图像可知:它们的相位差为
/2或者
B.当球与横梁之间存在摩擦的情况下,球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
C.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
D.当简谐波向右传播时,质点A此时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
(2)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狭义相对性原理和?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在相对于地面以0.8c运动的光火箭上的人观测到地面上的的生命进程比火箭上的生命进程要 (填快或慢)。
(3)如图所示,△ABC为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C=90°,一束激光a沿平行于AB边射入棱镜,经一次折射后射到B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和棱镜中的光速。

C.(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9天后,余下的该元素的质量为原来的1/32,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3.8天
B.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 2,再跃迁到定态n = 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的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
(2)光电效应和?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3)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依次放置着质量均为m ="0.08" kg的10块完全相同的长直木板。质量M =" 1.0" kg、大小可忽略的小铜块以初速度v0="6.0" m/s从长木板左端滑上木板,当铜块滑离第一块木板时,速度大小为v1="4.0" m/S。铜块最终停在第二块木板上。取g="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①第一块木板的最终速度
②铜块的最终速度
参考答案:A:(1)BC(2)M/NA,ρNA/M(3)0.8×105Pa?8×102 J
B:(1)BC(2)光速不变原理 ,慢(3)
?
×108m/s
C:(1)AD(2) 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3) v3≈3.4 m/s
本题解析:A(1)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平衡,合力为零,A错误;
油膜为单分子紧密排列的,因此单分子油膜的厚度被认为是油分子的直径,B正确;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C正确;
猛推木质推杆,外界对气体做功,D错误;
(2)因为:
所以
,单位体积的质量等于单位体积乘以密度,质量除以摩尔质量等于摩尔数,所以单位体积所含的分子数
?
(3)①由
得,
=0.8×105Pa
②W=0,ΔU=W+Q=8×102 J
B(1)由两个简谐运动的图像可知:它们的相位差为
/2,A错误;
简谐振动是一种理想运动模型,故当存在摩擦力的时候,不是简谐振动,B正确;
两个相干波相遇时,波谷与波谷或者波峰与波峰相遇,为震动加强点,波峰与波谷相遇,为振动减弱点,故C正确;根据走坡法可得当波向右传播时质点A此时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D错误;
(2)爱因斯坦对相对论提出的两条基本假设为:相对性和光速不变原理; 在相对于地面以0.8c运动的光火箭上的人观测到地面上的的生命进程比火箭上的生命进程要慢
(3)①如图
,
,
,得:
② v=c/n=
×108m/s
C:(1)根据
可得
,故A正确;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α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α粒子与核十分接 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因此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卢瑟福正是对这些现象的认真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错误;元素的半衰期不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根据公式
可得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 2,再跃迁到定态n = 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的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D正确;
(2)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3)Mv0=Mv1+10mv2,得:v2=2.5 m/s ;
Mv0=mv2+(M+9m)v3,得:v3≈3.4 m/s
点评:切记半衰期和外界因素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3分)在水平桌面上沿一条
直线放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块A和B(可看作质点)质量均为m,它们相距s。B到桌边的距离是2s。对A施以瞬间水平冲量I,使A沿A、B连线以速度v0向B运动。设两物体碰撞时间很短,碰后不再分离。为使两物体能发生碰撞,且碰撞后又不会离开桌面,求:(1)物体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2)若
,那么A、B碰撞过程系统损失的动能是多少?A、B停止运动时,到桌面右边缘的距离s?是多少?
参考答案:(1)
(2)
,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6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滑块A、C质量均为m=1kg,B质量为M=3kg.开始时A、B静止,现将C以初速度v0=2m/s的速度滑向A,与A碰后C的速度变为零,而后A向右运动与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①A与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
②A与B碰撞过程中,A与B增加的内能为多少?
参考答案:(1)
;(2)1.5J;
本题解析:①
(2分)
解得
(1分)
(1分)
②
(2分)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 kg,沿竖直方向下落,以10 m/s的速度碰到水泥地上,随后又以8 m/s的速度被反弹回,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的动量是_______kg·m/s.若碰撞过程时间为0.1s则小球给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_______N(g=10m/s2)
参考答案:-16?-340
本题解析:小球以8 m/s的速度被反弹回,重新落到地面上的速度不变,依然为8 m/s,所以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的动量是
,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则小球给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给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380N
故答案为:-20?-380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