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奥斯特
B.库仑
C.法拉第
D.安培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具有独立性,可以离开物体独立存在
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C.一个力的作用,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D.重力是物体本来就有的,没有施力物体,却有受力物体
3、选择题 一物体在2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 ]
A.
kg=0.2 kg
B.
=20
=20 kg
C.
=20 kg
D.
kg=20 kg
4、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重物牵引小 车,使小车在木板上(或轨道上)做匀变速运动。对此,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B.在平衡摩擦力,调整木板的倾角时,应将吊着重物的细线通过定滑轮拉着小车,使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C.实验时应使牵引小车的细线尽量与木板(或轨道)平行
D.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被悬吊重物的质量
E.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5、简答题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___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垫高适当,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
(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
(4)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钩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总质量M,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小车加速度a/ms-2 0.77 0.38 0.25 0.19 0.16 小车总质量M/kg 0.20 0.40 0.60 0.80 1.00
|
为了验证猜想,请在坐标纸中作出最能直观反映a与M之间关系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