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a),A、B是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块,两物块质量均为m,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B上,A、B一起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无相对滑动),F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0-t0时间内,物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0
B.在t0-2t0时间内,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F0/m
C.在t0-2t0时间内,物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0
D.在0-2t0时间内,A、B一起向右运动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且在9月27日16时43分,宇航员翟志刚身着我国自行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实现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这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在火箭竖直升空加速阶段,火箭的加速度为7g,宇航员的质量为m,则座椅对他的支持力为( )
A.6mg
B.7mg
C.8mg
D.9mg
参考答案:宇航员与火箭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解得N=mg+ma=8mg.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物体A,通过绳子与物体B相连,假设绳子的质量以及绳子与定滑轮之间的摩擦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不可伸长.如果mB=3mA,则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
A.3g
B.g
C.
D.
参考答案:整体沿绳方向只受B的拉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
a=mBgmA+mB=34g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一定速度匀速运动,将质量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P点,物块运动到A点后被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C为圆弧上的两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对应圆心角
,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小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与B点相等,并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小物块从C点到第二次经过D点的时间间隔为0.8s,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取
,cos53°=0.6,求:

(1)小物块从A到B的运动时间;
(2)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
(3)斜面上C、D点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1)
s?(2)
m/s(3)斜面上C、D点间的距离
m
本题解析:(1)A到B做平抛运动,利用平抛运动规律求出时间。
(2)利用平抛运动规律,在B点对速度进行正交分解,得到水平速度和竖直方向速度的关系,而竖直方向速度
?,显然易求,则水平速度
可解.
(3)物块在轨道上上滑属于刹车问题,要求出上滑的加速度、所需的时间;再求出下滑加速度、距离,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求出位移差.
解:(1)A到B做平抛运动
?
故
s??
(2)物块在B点的竖直分速度
m/s ?
故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
m/s ?
(3)
m/s ?
由几何关系可知,斜面的倾角
沿斜面上滑的过程:
?解得
m/s2 ?
从C点上滑至最高点的时间
s ?
上滑的最大距离
m ?
沿斜面下滑的过程:
?解得
m/s2 ?
从最高点下滑至D点的时间
s ?
从最高点下滑至D点的位移大小
m ?
所以斜面上C、D点间的距离
m ?
点评:本题是一个单物体多过程的力学综合题,把复杂的过程分解成几个分过程是基本思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所对应的直线甲、乙、丙所示,甲、乙直线平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μA<μB,mA=mB
②μB>μC,mB>mC
③μB=μC,mB>mC
④μA<μC,mA<mC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