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弹力》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十)
2020-08-09 23:03:47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如图所示,bc为固定在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套在杆上,靠摩擦力保持相对杆静止,M又通过轻弹簧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此时小车正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M、m均相对小车静止,轻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时( ) A.横杆对M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横杆对M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轻弹簧的伸长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 D.轻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
| 
参考答案: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mg和弹簧的拉力T,如图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sinθ=ma ① Tcosθ-mg=0 ② 再对m和M整体受力分析,受总重力(M+m)g、支持力N、摩擦力f,如图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m)a ③ N-(M+m)g=0 ④ 由①②③④解得: tanθ=ag? ⑤ N=(M+m)g? ⑥ 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班级兴趣小组计划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1)已知摆球的直径为2cm,测得某次单摆竖直悬挂时,悬点对齐“0”刻度,下端刻度尺读数如图,则该单摆摆长为?mm 。
  (2)在某次测量周期时,在停表上记录了摆动50次的时间如图,则摆动周期是?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将记录数据描绘到T2—L图像上,该图像斜率的意义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m/s2
参考答案:(1)? 874.0? mm (2)? 1.94? s(3)? 4π2/g?、? 9.86 m/s2
本题解析:(1)根据长度读数方法,长度为864.0mm,加上半径即874.0mm(2)机械秒表的读数为97s,即T=1.94s(3)根据单摆公式 ,化简则 ,斜率为 ,带入则g= 9.86 m/s2 点评:本题考查单摆的摆长、机械秒表的读数,以及相关数据的处理。通常求加速度都利用倾斜程度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L1、L2是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质弹簧,A、B两只钩码重量均为G,则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之和为( )
 A.3G/k B.2G/k C.G/k D.G/2k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弹簧L1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2G,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L1伸长的长度 弹簧 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G,再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 伸长的长度 所以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之和为 考点:考查了胡可定律的应用 点评:弹簧L1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2G,弹簧L2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G,根据胡克定律分别求出两根弹簧伸长的长度,再求出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之和.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弹簧弹力的大小为F,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k的具体数值只能用逐个计算的方法求出来,而没有其他的方法 B.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C.利用F-x直线可求出k值 D.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线上,才能探索得到真实规律
参考答案:A、该实验中进行数据处理,可以采用图象法,并非只能用逐个计算的方法来求k,故A错误; B、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不过原点,故B错误; C、在F-x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故利用F-x直线可以求出k值,故C正确; D、实验时并非把所有点连到线上,而是让直线尽量多的穿过各点,不能穿过的尽量分布在图象的两侧,这样可以剔除误差比较大的点,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如图所示,物块M左侧与轻弹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开始时物块M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现在对M施加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向右的水平拉力F,直到M开始向右运动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水平面所受摩擦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不变;先逐渐减小到零,再逐渐增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