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15:40: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6分)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含杂质SiO2),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每个方案中提出的问题。 【方案I】 (1)称取碳酸钙样品M g; (2)加入过量盐酸; (3)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V mL。 问题1:反应结束后,量气管中的显示如右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读出甲管中液面的读数。
 【方案II】 (1)称取碳酸钙样品M g; (2)用c mol/L 盐酸V mL(过量)溶解样品; (3)取溶解后的溶液 mL,以酚酞作指示剂,用c′ mol/L NaOH溶液滴定,恰好用去V′mL。 问题2:列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除铁架台及附件、烧杯之外)?。 问题3:碳酸钙纯度计算公式?。 问题4:当碳酸钙溶解完全后,少量未溶的SiO2没过滤去,结果得到碳酸钙纯度________?(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Ⅲ】 (1)称取碳酸钙样品M g; (2)加入足量c mol/L盐酸V mL使之完全溶解; (3)过滤并取滤液; (4)在滤液中加入过量c′ mol/L Na2CO3溶液V′mL; (5)将步骤(4)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重为M′g。 问题5:此方案中不需要的数据是?(填选项编号)。 A.c、V B.c′、 V′ C. M′ D. M
| 问题6:为减少实验误差,步骤(3)、(5)过滤后都要对沉淀进行洗涤,如果步骤(3)未经洗涤,则测定的碳酸钙的纯度将?(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如果步骤(5)未经洗涤,则测定的碳酸钙纯度将?。 问题7:判断步骤(4)中Na2CO3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 问题1:向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中的液面持平?(2分) 问题2:托盘天平、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药匙(4分) 问题3: ?(3分) 问题4:无影响?(1分) 问题5:A、B?(2分) 问题6:偏小?偏大?(2分) 问题7:静置后,往上层清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Na2CO3溶液过量?(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0分)用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g/cm3)配制100 mL 1.0 mol·L-1?稀硫酸, (1)经计算,应用?(填仪器名称及规格,下同)取浓硫酸?。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以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 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 C.用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已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D.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 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3)所需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 __________、 __________。 (4)玻璃棒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5)由于错误操作, 使得到的浓度数据比正确的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 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D.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洗净而末干的试剂瓶中备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下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请你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试管中盛放的无色液体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处放置的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处放置的为无水CuSO4粉末,D干燥管中盛放的为碱石灰,F试管中盛放的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能与含有醛基的物质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所需加热的仪器按加热的先后顺序排列为(填仪器名称或某部位的代号)__________ 。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有产物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G处导管倾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3)相同。推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E,A,F ; (2)水浴加热;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导管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3)无水硫酸铜变蓝并在F试管中有红色沉淀生成 (4)使乙醇蒸气冷凝回流 (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未画出),其中A为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试剂,从下列固体物质中选取: a. NH4HCO3 b. NH4Cl c. Ca(OH)2 d. NaOH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 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实验室制取A中气体时若只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__(填代表备选试剂的字母);此时A中主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填名称)。 (2)A中产生的物质被B中Na2O2充分吸收,写出任意一个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C中发生的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___。 a. 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b. 工业上进行该反应时,可采取高压的条件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c. 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之比一定是4:5 d. 使用铂丝网可以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同时也增大逆反应速率 (4)请在下图坐标中画出C装置中反应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具体能量数值不用标出),并在虚线上分别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5)待实验结束后,将B中固体混合物溶于500 mL 1 mol·L-1 的盐酸中,产生无色混合气体甲,溶液呈中性,则实验前B中原有Na2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甲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L(忽略气体溶解)。
参考答案:(1)a;试管、酒精灯(导管) (2)2Na2O2 + 2H2O = 4NaOH + O2↑或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3)ad? (4) (5)0.25 ; 2.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现有铝片、铝粉、铜片、氧化铝、氧化铁、盐酸、稀硝酸、氯酸钾及其它常用的实验用品和仪器,根据现有药品,请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铝、铁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依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能够充分说明铝、铁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弱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你得到的实验结论是铝、铁金属单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
参考答案:(1)2A1+Fe2O3 2Fe+A12O3 (2)铝热反应中有熔融物铁珠落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