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20分)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的浓硫酸来配制500ml0.2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托盘天平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硫酸时用不到的仪器有??(填序号)
(2)经计算,需浓硫酸的体积为?。现有①10ml.②50ml.③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填序号)
(3)将浓硫酸稀释后,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ml的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玻璃棒?,转移完毕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中,在加适量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线?处。改用?滴加蒸馏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将溶液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高、偏低、无影响填写)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_________________;
B、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敞口容器内_________________;
C、定容时仰视溶液的凹液面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0分,每空2分)
(1)②⑦⑧
(2)5.4ml?①
(3)? 500?引流? 1~~2cm?胶头滴管
(4) 无影响,偏低,偏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常见的收集气体的方法有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等,下列各组气体不能用相同方法收集的是( )
A.NO和NO2
B.H2和NH3
C.N2和CO
D.SO2和CO2
参考答案:A、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所以两种气体收集方法不同,故A正确;
B、氨气易溶于水,所以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常温下,氢气和氨气都不与氧气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都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可能采用相同的水解方法,故B错误;
C、常温下,氮气和一氧化碳都不和水或氧气反应,但氮气和一氧化碳的密度接近空气的密度,两种气体通常采用排水法收集,所以采用的收集方法相同,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采用的收集方法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6分)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1)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该反应中只有氮元素发生变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下图中选择制取氮气的合适装置?。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3)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离子。
参考答案:(1)NaNO2 + NH4Cl
NaCl + N2↑+2H2O? a
(2)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3)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4)NH4+、NO3-
本题解析:(1)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 + NH4Cl
NaCl + N2↑+2H2O。该反应为液+液
气体。所以应该选择a装置。(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以调节二者的混合比例及对气体进行干燥处理。(3)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氨氧化的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产生的NO在锥形瓶上方遇空气发生反应:2NO+ O2= 2NO2产生红棕色的NO2气体。因此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棕色气体产生。(4)产生的NO2在水中溶解发生反应3NO2+ H2O == 2HNO3+ NO得到硝酸,硝酸与氨气发生反应得到NH4NO3.因此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NH4+、NO3-。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Inorganic Syntheses》(无机合成)一书中,有一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

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A.A中装浓硫酸,B中装浓盐酸
B.A中装浓盐酸,B中装浓硫酸
C.A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B中装浓氨水
D.A中装浓氨水,B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B两选项中,B正确,当浓盐酸慢慢流下后,经浓硫酸吸水,HCl气体逸出;C、D选项中,氢氧化钠浓溶液没有吸水性,不能得到干燥的纯净氨气;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现有四种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要制备硝基苯,应选用?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