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8分)某化学小组设计实验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用品】
溶液、
、烧杯、冷水、热水、秒表等
【实验步骤】
I.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
II. 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
III. ……
IV. 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搅拌。
V. 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
(1)步骤III的操作为?。
(2)该实验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3)
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能说明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的现象是?。
2、实验题 (16分)
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气体。
(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净化用浓盐酸与KMnO4反应得到的Cl2。
(2)请参照装置A,画出净化Cl2装置图,标明所盛的药品,标注气体的流动方向。
【实验三】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w(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强碱:Zn+2NaOH=Na2ZnO2+H2↑ 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 g。用NaOH溶液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
(3)
选用?和?(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4)
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w(Zn)=?。
(5)
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6)
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
(7)w(Zn)=?。
3、填空题 (10分)已知某白色混合物粉末中含有CuSO4、K2SO4、NH4HCO3、NH4Cl、Na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请完成下述探究混合物组成的实验。
仅限选择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镊子;红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1mol/L硫酸、1mol/L硝酸、1mol/L盐酸、1mol/L 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一、初步探究
取适量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同时闻到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过量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1)用?(填实验用品名称)取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
(2)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二、进一步探究
(3)请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
|
?
| ?
4、选择题 关于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 测定实验中,加热后的硫酸铜应在空气中冷却后 再称量 B.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应用稀的强酸和强碱作为反应物进行实验 C.在Fe(OH)3胶体的电泳实验中,靠近阴极附近的液体的颜色会加深 D.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加热不够充分将会使实验结果偏小
5、实验题 在进行某实验探究过程中,一些学生发现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前者为绿色,后者为蓝色。 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们进行了讨论后,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这可能是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另一种认为,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已知0.3mol Cu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