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16分)某同学为了研究乙酸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装置,来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酸性强弱。

(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C →?→?→?→?→J
(2)写出实验中能说明碳酸比苯酚的酸性强的化学方程式 ?。
(二)为了研究乙酸的酯化反应,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在
园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
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浓硫酸做__________剂和吸水剂(或脱水剂)。
(2)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若需要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分离方法。
?
下列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试剂b是稀硫酸;分离方法①是蒸馏,分离方法②是分液,分离方法③是蒸馏
B.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剂b是稀硫酸;分离方法①是分液,分离方法②是蒸馏,分离方法③是蒸馏
C.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剂b是稀硝酸;分离方法①是过滤,分离方法②是分液,分离方法③是蒸馏
D.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试剂b是盐酸;分离方法①是
分液,分离方法②是蒸馏,分离方法③是分液
(4)该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分两步反应进行的,其反应的过程如下:

a.你认为其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在①②③④中选取)
b.在有机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中,脱水时,羧酸脱
?基。为了探究酯化反应中的脱水方式,一般采取同位素示踪法,你认为用18O同位素进行标记时,下列标记正确的是?。
A.18O只能标记在醇羟基上
B. 18O只能标记在羧酸的羟基上
C.18O可以标记在醇羟基上,也可以标记在羧酸的羟基上
D.18O可以标记在醇羟基上,也可以标记在羧酸的羟基上,还可以标记在羧酸的羰基
上
2、选择题 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核磁共振氢普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3、实验题 (6分)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试管夹均未画出)。图中A处为无水乙醇(沸点78℃),B处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C处为无水CuSO4粉末,D处为碱石灰,F处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需要加热的仪器按加热的先后顺序排列为(填序号)?。
(2)为使A中乙醇平稳地汽化成乙醇蒸气,常用的方法是?。
(3)写出B处的现象?。
4、简答题 在室温下,化学反应I-(aq)+OCl-(aq)=OI-(aq)+Cl-(aq)的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初始浓度及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 实验编号 | I-的初始浓度 (mol-L-1) | OCl-的初始浓度 (mol-L-1) | OH-的初始浓度 (mol-L-1) | 初始速率v (mol-L-1-s-1) 1 2×10-3 1.5×10-3 1.00 1.8×10-4 2 a 1.5×10-3 1.00 3.6×10-4 3 2×10-3 3×10-3 2.00 1.8×10-4 4 4×10-3 3×10-3 1.00 7.2×10-4
|
已知表中初始反应速率与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可以表示为v=k[I-]1[OCl-]b[OH-]c(温?度一定时,k为常数)
①为了实施实验1,某同学取5mL0.02mol-L-1碘化钾溶液、5mL0.015mol-L-1次氯酸钠溶液、40mL某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则该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②实验2中,a=______
③设计实验2和实验4的目的是______;
④计算b、c值:b=______;c=______
⑤若实验编号4的其它浓度不变,仅将溶液的OH-的初始浓度变为0.1mol-L-1,反应的初始速率v=______(mol-L-1-s-1).
5、填空题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还可在? ?(填一种试剂)中滴加浓氨水的方法快速制取少量氨气。
(二)实验探究
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及其产物,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图如下: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问题讨论
(1)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红色粉末,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
(2)在解决了问题(1)后,又有同学提出:Cu2O与CuO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到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未,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未全部变成红色粉未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据此可推得A为?,由此得到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