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
2SO3 △H=-196.6?kJ/mol
B.C(s)+O2(g)═CO2(g)△H=+393.5?kJ/mol
C.2H2(g)+O2(g)═2H2O(l)△H=-571.6?kJ
D.H2(g)+O2(g)═H2O(l)△H=-285.8?kJ/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5分)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其中只有E不属于短周期,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A
| B
| C
| D
| E
|
相关 信息
|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2
| 与元素C可形成离子个数比为2:1和1:1的化合物
| 单质质软,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 D元素可形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 其单质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人体缺少该元素易患贫血症
|
回答以下问题(化学用语中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B、D元素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氢化物受热分解所需温度B D(填“>”、“<”或“=”)。
(3)检验E3+离子的方法是 。
(4)鉴别D的两种氧化物的试剂是 (仅限一种);常温常压下DO2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 1.6g D单质与另一种氧化物,并放出14.86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5)0.1mol·L-1C2D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6)AO2、O2和熔融NaA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电极Ⅰ生成氧化物Y,写出电极Ⅱ的反应式 。
参考答案:(1)第三正确第IA族 (2)>
(3)取少量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含有铁离子
(4)品红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SO2(g)+2CO(g)=S(s)+2CO2(g) △H=-297.2kJ/mol
(5)c(Na+)>c(S2-)>c(OH-)>c(HS-)>c(H+) (6)O2+2N2O5+4e-=4NO3-
本题解析:A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2,则A是第ⅤA族元素,且A的原子序数最小,所以A是氮元素。C单质质软,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则C是钠元素。B与元素C可形成离子个数比为1:2和1:1的化合物,则在短周期中符合条件的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则B是氧元素。D元素可形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因此D是硫元素。E单质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人体缺少该元素易患贫血症,且E不是短周期元素,所以E是铁。
(1)钠的原子序数是1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正确第IA族。
(2)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则B、D元素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氢化物受热分解所需温度B>D。
(3)检验铁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含有铁离子。
(4)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鉴别D的两种氧化物的试剂是品红溶液;常温常压下DO2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 1.6g D单质与另一种氧化物,并放出14.86kJ的热量,则生成32g硫放出的热量是14.86kJ×
=297.2kJ,因此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2CO(g)=S(s)+2CO2(g) △H=-297.2kJ/mol。
(5)硫化钠溶于水,硫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则0.1mol·L-1C2D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S2-)>c(OH-)>c(HS-)>c(H+)。
(6)根据装置图可知,氧气通入的电极应该是正极,得到电子,则电极I是负极,二氧化氮失去电子,其氧化产物Y应该是N2O5,所以根据电解质是熔融NaNO3可知电极Ⅱ的反应式是O2+2N2O5+4e-=4NO3-。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铁离子和二氧化硫检验、热化学方程式、水解以及电极反应式书写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 700
| 9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 △H 0(填“<”“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a.单位时间里生成B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4)1200 ℃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参考答案:(1)<(2)80%;不变(3)a(4)2.5
本题解析:(1)通过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平衡常数随温度增加而减少,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因此 △H<0;
(2)设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x
A(g) + B(g)
C(g)+D(g)
起始物质的量: 0.20 0.80 0 0
变化的物质的量:x x x x
平衡物质的量:0.20-x 0.80-x x x
,解得x=0.16,A的转化率=
×100%=80%
等温等容下,充入非反应气体,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
(3)a、单位时间内生成B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生成B和D的速率相等,生成B和D的方向是一正一逆,能够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b、ρ=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m不变,是等容的容器的v不变,因此反应的任何时刻ρ不变,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c、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变,压强在任何时刻不变,不能作为达到互学平衡的标志;d、M=
,M反应任何时刻不变,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4)1200 ℃时反应C(g)+D(g)
A(g)+B(g),
。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10分) I.已知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
②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③C(s)+H2O(g)===CO(g)+H2(g) ΔH=+131 kJ·mol-1
写出表示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II.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显中性,则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出该混合溶液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
III.下列5种有机化合物:水杨酸( )、苯酚( )、乙醛(CH3CHO)、乙酸(CH3COOH)、乙醇(CH3CH2OH)。
①其中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填化学式)
②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填化学式)
③写出水杨酸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C(s)+O2(g)===CO(g) ΔH=-110.8 kJ·mol-1(2分)
II.K=
(2分)III.①乙酸(CH3COOH )②苯酚(
)
本题解析:I.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③即得到C(s)+O2(g)==="CO(g)" ,所以反应热是△H=-241.8 kJ·mol-1+131 kJ·mol-1=-110.8 kJ·mol-1。
II.反应后显中性,说明氨水过量。剩余氨水的浓度是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NH4+浓度是
、OH-浓度是10-7mol/L,所以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
。
III.考查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①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羧基,但不能含有酚羟基,所以应该是乙酸。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但没有羧基,所以应该是苯酚。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下图)。从此我国进入了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行列。发射“神五”时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N2(g)+ 2O2(g)=2NO2(g) △H=+67. 7kJ/mol。
N2H4(g)+O2(g)=N2(g)+ 2H2O(g) △H= - 534kJ/mol.。
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2N2H4 (g) +2NO2(g)=3N2(g)+4H2O(l) △H= -1135. 7kJ/mol
B. 2N2H4 (g) +2NO2(g)=3N2(g)+4H2O(g) △H= -1000. 3kJ/mol
C. N2H4 (g) +NO2 (g)=3/2N2 (g) +2H2O(l) △H = -1135. 7kJ/mol
D. 2N2H4 (g) +2NO2 (g)=3N2 (g) +4H2O(g) △H = -1135. 7kJ/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