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D。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须从上口倒出。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1)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                       
(2)除去KNO3溶液中的I2杂质,主要操作步骤是:加CCl4后,振荡,静置,        。水溶液最终从分液漏斗的      分离出来
(3)黑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
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生成1molC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参考答案:(1)丁达尔效应  (2)分液,上口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溶液和胶体的鉴别:丁达尔效应;(2)除去KNO3溶液中的I2杂质,萃取和分液,分液时注意,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3)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进行判断,注意标清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化学是一门以 ? ? ? ? ? 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A.科学方法
B.讲授
C.实验
D.模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无处不在,在研究中以实验为手段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规律来分析,都是化学研究的范畴.
解答:化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创造新物质、探索新应用的基础学科,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的概念,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浓HNO3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单质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反应后的产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可能为
A.+1
B.+5
C.+3
D.+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转移的电子是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4mol还原产物转移4mol电子,所以1mol单质失去4mol电子,化合价是+4价,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对一无色透明溶液进行分析得出该溶液中含有下列某组离子,你认为该组离子应该是
A.Al3+、NO3―、K+、SO42ˉ
B.Ca2+、H+、CO32ˉ、AlO2―
C.OHˉ、SO42ˉ、NH4+、Al3+
D.Fe3+、Mg2+、NO3ˉ、Cl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A中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中H+与CO32ˉ、AlO2―以及Ca2+与CO32ˉ均不能大量共存;C中OHˉ与NH4+、Al3+均不能大量共存;D中铁离子在溶液中向棕黄色,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A。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