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2、填空题  提供下列四种试剂: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0%),②浓盐酸、③浓硫酸、④浓硝酸,取三种金属:A.铁片、B.铜片、C.铝片(表面用砂纸打磨过)做实验:
(1)若要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的试剂编号为______
(2)室温下,将三种金属分别投入上述某种试剂中,均不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这种试剂的编号是______
(3)有一种试剂只能和上述三种金属中的一种发生化学反应,该试剂的编号是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
(4)室温下,有一种试剂能和三种金属发生反应,该试剂的编号是______,其中有一种金属反应的现象最为明显,可以观察到______?现象,另外两种金属反应现象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
 
	        3、简答题  Fe、Cu都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一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再伸到Cl2的集气瓶中.你认为甲同学在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HNO3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纠正上述错误后,请你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装置2提出改进建议,使装置2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______.
(3)丙同学在Fe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块Cu片,Cu片逐渐溶解,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溶解(Cu有剩余).
①丙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得出Cu片溶解的原因是和HNO3发生反应.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在加入Cu片并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有Fe3+.说明具体的操作和实验现象______.

 
	        4、实验题  (14分)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0.5 mol·L-1MgSO4溶液和0.5 mol·L-1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 mL NH4HCO3溶液于1 000 mL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50 ℃。
步骤3:将250 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 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 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 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3中加氨水后的离子方程式?。
(2)测定合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称量1.000 g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 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 ℃,最后的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
③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烧杯中的溶液时应选用?为指示剂,若盛放盐酸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未排尽,滴定后无气泡(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测CO2的量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④设3次实验测得每1.000 g碳酸镁晶须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 mol,则n值为?(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
(3)称取100 g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热重曲线如图。则该条件下合成的晶须中,n=?(选填1、2、3、4、5)。
 
	        5、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在一支盛有2mL 2%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10%的NaOH溶液,再加入1mL乙醛溶液,加热后可以看到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
B.将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混合并用水浴加热,即可得到水解产物乙醇和乙酸
C.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
D.在一支试管中滴入10滴溴乙烷,再加入1mL 5%的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