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 ______(填“变”或“不变”)红色 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3价的Fe ①______ ②______
参考答案:(1)根据装置图中仪器形状和用途判断仪器名称为球形干燥管,烧瓶中加入碎瓷片防止加热暴沸, 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碎瓷片; (2)①高温铁和水蒸气反应,所以装置A处加热产生水蒸气,再点燃B装置处的酒精灯,甲中导气管位置错误,排水量气不能排除水,不可以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乙丙丁都可以利用装置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A,B,甲; ②称取1.0g铁粉与适量石棉绒混合,然后加热反应一段时间.若测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44.8mL,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物质的量为0.002mol,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到反应铁的质量: 3Fe+4H2O高温.Fe3O4+4H2,则铁粉的转化率为 3×56g 4mol m 0.002mol m=0.084g,铁粉的转化率=0.084g1.0g×100%=8.4%, 故答案为:8.4%; (3)为了证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3价的Fe,取出少量混合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分析铁离子的存在,铁离子遇硫氰酸钾溶液会变血红色;铁剩余会在溶液中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依据溶液颜色分析离子存在,血红色说明一定含三价铁离子,不变血红色,不能证明一定不含有铁离子; 现象结论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变不能①Fe3O4+8H+=Fe2++2Fe3++4H2O ②Fe+2Fe3+=3Fe2+故答案为:现象结论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变不能①Fe3O4+8H+=Fe2++2Fe3++4H2O ②Fe+2Fe3+=3Fe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4分)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如下:KHC8H4O4+NaOH=KNaC8H4O4+H2O。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呈酸性,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 (1)为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加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应选用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到达终点时溶液由______色变为_______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提示:指示剂变色范围与滴定终点pH越接近误差越小。) (2)在测定NaOH溶液浓度时,有下列操作: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 ②向锥形瓶中加20mL~30mL蒸馏水溶解; ③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半分钟不褪色;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准确称量0.4000g ~ 0.6000g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250mL锥形瓶中; ⑥根据两次实验数据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以上各步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操作中,将邻苯二甲酸氢钾直接放在锥形瓶中溶解,对实验是否有影响? ____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4)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然后加待测定的NaOH溶液滴定,此操作使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现准确称取KHC8H4O4(相对分子质量为204.2)晶体两份各为0.5105g,分别溶于水后加入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体积平均为20.00mL,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4分)(1)酚酞无色红色(6分)(2)⑤②①③④⑥ (2分)?(3)无影响(2分)(4)偏小(2分)(5)0.1250 mol·L-1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四种溶液Na2SO4、FeCl2、Al2(SO4)3、(NH4)2SO4,此试剂是( ) A.BaCl2溶液 B.稀H2SO4 C.NaOH浓溶液 D.AgNO3溶液
参考答案:A.因Na2SO4、Al2(SO4)3、(NH4)2SO4与BaCl2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A错误; B.四种物质与稀硫酸均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B错误; C.Na2SO4、FeCl2、Al2(SO4)3、(NH4)2SO4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无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白色沉淀后溶解、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不同,能区别,故C正确; D.四种物质与AgNO3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8分)某工厂为除去所排放废气中的Cl2对环境的污染,设计如下除氯方案:将含Cl2的废气通过盛有铁粉的FeCl3溶液即可有效除去Cl2,整个过程只要定期补充铁粉即可。写出除氯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本方案的优点。
参考答案:2FeCl2+Cl2====2FeCl3? 2FeCl3+Fe====3FeCl2,本实验方案的优点:在整个消除Cl2的过程中,只消耗廉价的铁屑,且FeCl2可循环使用。
本题解析:本实验方案的目的是:消除Cl2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一定要将Cl2转化为无毒的Cl-,这是解答本题的出发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 该方案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试管A 的反应液中;测量反应溶液的温度;?略低于试管A 的支管口处;收集含乙酸的馏分 (3)使试管A内的反应液均匀受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乙酸变成蒸气进入试管C;乙二醇或甘油(只写一个即可) (4)方法一: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未,放入一个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试管C中的液体,若有气体产生,则说明试管C中含有产物乙酸。? 方法二:把一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管C内的液体,点在pH试纸中部,试纸变色后,用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进而说明是否有乙酸生成。 (答案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