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营养素不需从饮食(或药品)中获取的是(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苯丙氨酸
D.矿物元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维生素D在阳光照射下能在人体内合成,其他维生素(除维生素A外)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苯丙氨酸是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必须由食物供给;矿物元素只能由饮食或药物补充。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列微粒数目在溶液中增多的是
A.Cl2
B.HClO
C.Cl-
D.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Cl2+H2O?HClO+HCl,但HClO也不稳定分解:2HClO=2HCl+O2↑,而随着HClO的分解,水中的Cl2+H2O?HClO+HCl平衡会向左移动,最终会变为盐酸;
解答:Cl2+H2O?HClO+HCl,但HClO也不稳定分解:2HClO=2HCl+O2↑,而随着HClO的分解,水中的Cl2+H2O?HClO+HCl平衡会向左移动,最终会变为盐酸,所以在溶液中增多的是Cl-,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HClO的不稳定性以及氯水中的平衡:Cl2+H2O?HClO+HCl,难度不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即可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实验室中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欲通过实验进行鉴别,将三瓶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是
A.Br-、Cl-、I-
B.Br-、I-、Cl-
C.I-、Br-、Cl-
D.Cl-、I-、Br-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Br-,再加丙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不含I-,因为上述溶液已经含氯水和置换出的溴单质,若含I-,会被氧化生成I2,遇到上述溶液中的淀粉会变蓝,则乙含I-,丙含Cl-.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为了科学饮食,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必要的。
(1)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下列气体中不应该充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D.氧气
(2)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________。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钠离子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③④
(3)能直接鉴别氯化钠和葡萄糖两种未知浓度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颜色? B.测量比重? C.加热灼烧?D.分别闻味
(4)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下。以下对苯甲酸钠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属于盐类? B.能溶于水 ? C.属于烃类 ? D.不易分解
参考答案:(1)CD (2)B (3)C (4)C
本题解析:(1)油炸虾条、薯片中的油脂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时易被氧化。
(2)由“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可知,碳酸氢钠在面包发热过程中产生了气体;又由2NaHCO3
Na2CO3+CO2↑+H2O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3)两种待鉴别的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皆不易挥发,故A、D选项不正确;在溶液浓度未知时不能确定其密度的相对大小,B不正确;氯化钠溶液蒸发后得氯化钠白色固体,灼烧显黄色(Na+焰色),而葡萄糖蒸发后得白色固体,灼烧时分解生成碳而变黑,答案选C。
(4)苯甲酸钠属于钠盐,易溶于水且不易分解,但所含元素除C、H外还有O、Na,不属于烃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往盛有少量溴化钾的溶液中,先通入足量氯气,再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可观察到
A.无色溶液先变为橙色;再分层,上层为棕红色,下层为无色.
B.无色溶液先变为橙色;再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棕红色.
C.橙色溶液没有变化;而且没有分层
D.橙色溶液没有变化;但分层,上层为橙色,下层为无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