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五)
3、综合题 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文明对话的过程。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4、综合题 中国和欧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曾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l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1694-1778年)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1713—1784年)称赞儒学政治,“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材料四 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五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希腊和中国精神觉醒共同具有的历史条件。(6分)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2分)综合上述材料一、材料二内容,谈谈“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2分) (2)材料三中启蒙思想家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 (2分) (3)材料四中的领导者们是怎样运用西方文化的?(2分)材料五中毛泽东指出“那时”的“他们使用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又是如何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的? (2分) 5、选择题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注为:“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材料表明孔子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