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造成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撕毁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C.中央在1959年错误地发动了“反右倾”运动
D.中共中央在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学费低廉,一年仅需25-30英镑,只相当于牛津和剑桥的1/10,是一所以中产阶级为对象的大学。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
材料三?“……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渐图自强。……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二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曾国藩《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业折》
请回答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4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伦敦大学的创新体现在哪里?据材料并结合英国当时社会分析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原因。(6分)
(3)材料三体现了洋务派怎样的课程设置?此种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3、判断题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
4、判断题 它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结果出现“赶英超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场运动指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5、判断题 我们经常所说的“地球村”突出地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什么特点?
A.世界大同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