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具有重大影响的三次变革。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帝下诏:“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令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
?
图一?舌战群臣?图二?皇太后的哭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重要内容?(1分)
(2)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有哪些?其作用分别如何?(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的作用从总体上概括回答)(9分)
(3)材料二的两张图片反映出什么共同问题?孝文帝改革中也曾遇到类似情形,其哪一改革措施突出反映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聪明才智?从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1)内容:推行均田制。(1分)
(2)商鞅变法的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1分)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1分)?作用: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2分)
王安石变法的规定:①农田水利法。(1分)?②方田均税法。(1分)?
作用:在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3分)
(3)信息:改革遇到了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1分)?措施:巧设计迁都洛阳。(1分)
启示:改革往往会遇到巨大的阻力;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讲究策略与方法。(任意两点得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经济方面的措施,即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2)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前者“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王安石变法的规定:①农田水利法。②方田均税法。作用:在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3)材料二的两张图片,第一幅反映的是商鞅与守旧大臣辩论,第二幅反映的是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对王安石变法不满。因此都反映了改革遭到了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联系孝文帝改革为打击保守势力,保证改革的深入,迁都洛阳回答。启示:改革往往会遇到巨大的阻力;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讲究策略与方法。
点评: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放在当时社会发展的大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去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一次改革,成功的找出其理由,失败的分析其原因,注意全方位的分析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了解这些改革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北魏实行三长制的作用是
①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②使基层行政机构得以完善
③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④助长了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北魏时期地方上实行了三长制,配合了均田制的推行,也加强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势力,所以表述不正确的是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r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建立县制
D.制定连坐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的重农抑商是对商业发展的束缚,与贵族奴隶主无关。C项建立县制是间接的打击,D项是对人民的控制,与贵族无关,故答案选择B项。军功爵制度实行后,原来的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