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
[? ]
A.辽、夏经常攻宋
B.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弊端
C.土地兼并严重
D.财政入不敷出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他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材料二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三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
甲:青苗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6分)
(2)材料二从哪一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4分)
(3)你同意甲、乙哪种说法呢?试述你的理由。(6分)
(4)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4分)
3、选择题 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役事,安石辩数甚力。上曰:“无轻民事,惟艰。”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岂特修水土乃为民事?如修水土非陛下能胜异论,则谁肯为陛下尽力?且议助役事已一年,须令转运使、提点刑狱、州县体问百姓,然后立法,法成又当晓谕百姓,无一人有异论,然后着为令,则其于民事,可谓不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富者累百巨万”、“强者兼州域”的现象,分别与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有关?(2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王安石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相应的改革措施。(2分)
(3)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据材料回答两次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6分)
5、判断题 A.(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重读王安石》有如下专题调查,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你认为王安石做到“不加赋”的承诺吗?认为做到了的422票,占投票总人数的19%,认为没做到的1569票,占投票总人数的70.5%,认为说不清的234票,占投票总人数的10.5%。
材料二?你认为该怎么形容王安石以后的宋朝?认为“国富民丰”的461票,占投票总人数的20.7%,认为“国富民穷”的1122票,占投票总人数的50.45,认为“国乱民穷”的642票,占投票总人数的28.9%。
(1)在“做到了”、“没做到”这两种观点中,你同意那一观点(1分)?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2)试结合史实分析为什么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王安石以后的宋朝“国富民穷”?(6分)
B.(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按照宪法第五条,由国会提出并经各州批准的增添和修改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条款。第一条修正案〔1791〕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公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第二条修正案〔1791〕纪律严明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因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第九条修正案〔1791〕本宪法对某些权利的列举,不得被解释为否定或忽视由人民保留的其他权利。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及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关于人民权利的哪些具体规定?(3分)在此前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时为什么没有相关方面的规定?(4分)
(2)根据材料二,《人权宣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8分)
C.(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6月24日,当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美国,艾奇逊立即指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要求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朝鲜局势。美国故意歪曲朝鲜国内战争性质,以
“紧急援助”李承晚集团为名,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为美国搜罗侵朝军队。7月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驻远东军司令官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联合国军”正式建立。“联合国军”总部设在东京。参加“联合国军”的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6个国家的军队。此外,还有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为“联合国军”派出了医院和医疗船。
————————百度网?百度知道
材料二?法、德、俄、中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 国不经核查、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做法,主张加强对伊核查,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441号决议拒绝了美国关于自动授权动武的要求。伊拉克战争打响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伊拉克战争是一个政治上的大错误;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也呼吁停止战争。伊拉克战争使跨大西洋关系严重受挫,欧美关系面临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危机。
————————百度网?百度知道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爆发时,西方主要国家对待战争的态度(1分)及其原因。(6分)
(2)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西方主要国家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