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面是l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新中国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职务 党派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政务院
|
主席
| 副主席
| 委员
| 总理
| 副总理
| 政务委员
|
共产党
| l
| 3
| 29
| l
| 2
| 6
|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 0
| 3
| 27
| 0
| 2
| 9
|
A.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政权,具有广泛代表性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不是多党联合执政,而是中共一党执政,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通过政治商协会议,参政议政,并不能成为执政党。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综合理解分析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人民公社问题,由已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以“一大二公”为特征,其中的“公”即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这一调整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很不适应,因此D表述符合题意。AB与材料无关,C“高速度”问题,主要与“大跃进”有关而与人民公社无关。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德国的动向最为敏感的历来是法国人,德法关系从来都是驱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从1870年到1945年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在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法国政治家们首先考虑到的是怎样使鲁尔钢铁基地不复为德国为所欲为地使用,……那就是组织一个煤钢联营的有限的联合来限制德国。?
——《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欧洲联盟的成员国有太多的“民族主义”,它们更多地着眼于本民族的利益,而不肯把欧洲的“共同利益”放在“民族利益”之上,……随着新世纪
的来临,西欧各民族之间在各方面的“同一性”还会增多,这是合乎逻辑的。纯粹的理性逻辑完全有理由预告,“一体化”以及“全球化”的理性发展终有一天使“民族国家”的界限毫无意义。但是超越时空的逻辑取代不了现实的世界;今天看来,那仍不过是看不到边际的乌托邦。
——《20世纪的欧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
…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具?
体指哪三次战争?简述最后一次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
大事件。(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欧洲的一体化和民族主义两者间的关系谈
谈你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1)普法战争、一战、二战;(3分)近代以来以欧洲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2分)(2)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或1991 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9年欧元诞生(或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欧盟东扩。(4分)(3)一体化是欧洲发展的总趋势;欧洲一体化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欧洲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牺牲民族利益;民族主义会影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任答3点即给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图书分类法”是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图书的特性所编制的分类法。它将学科分为5大类,22个小类,基本序列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右图图书属于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性图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图书分类知识的了解。很明显,《新人口论》属于社会科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内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未有体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立于1956年,而材料表明的时间是1949年,所以排除C项。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政府的人员组成,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