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促进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的是
①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
②鲁国实行“初税亩”
③秦国实行“依军功行田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④井田为国家公有,贵族占有公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井田制下的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因此,只有④不符合私有制的要求,①②③均是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表现,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
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因为封建统治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所以历朝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选D。ABC项不是主要的目的,都没有从最根本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在古代历朝统治者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农业的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在经商致富后把钱往往投资在土地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清政府的下列措施中,违背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①加强君主专制 ②推广农作物品种 ③实行海禁 ④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清世宗(雍正)实录>
材料二?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至于病,乃无以继也……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以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以利农。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夫商为中国四民之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迭著神奇之效者,何也?盖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此其理为从前四海之内所未知,六经之内所未讲;而外洋创此规模,实有可操之券,不能执中国崇本抑末之旧说以难之。
——薛福成《筹洋刍议》1879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帝的观点及其依据。(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发展经济的主张有何异同。(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比较材料一,材料三经济主张变化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观点: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抑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2分)
依据:人地矛盾日益严重(人口增长迅速);工商业的发展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对农业发展不利。(4分)
(2)同:都较为重视商业的发展。(2分)
异:材料二强调的是传统社会中农商均衡发展,互相促进;主张国家减轻赋税促进其发展。(2分)材料三认为商业是国家发展的命脉;要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2分)
(3)西方工业文明传入的影响;洋务运动的推动;列强侵略之下,救国的需要。(4分,任答2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以文字史料的形式考查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的理解。第(1)问,注意理解材料的大致意思,结合材料中的“农为最贵”、“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归纳出雍正的观点即:重农抑商;依据也结合史料分析归纳即可,“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说明了人与地之间的矛盾,“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说明商业会使劳动力减少。第(2)问,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注意准确理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找出两则材料的异同点,材料二阐述了农商的均衡发展及减税,材料三阐述了商业的重要性等,由此归纳即可。第(3)问,变化原因的需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归纳,可以从西方文明、洋务运动、民族危机等归纳,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列宁在农业方面的正确实践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对农产品实行征购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是“列宁时期”,可以排除C、D两项;注意是“正确的实践”,排除A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