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幕府时代晚期的日本学者文化人等,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所学到的两学情形与一般近代文化,并不比经过荷兰所学到的有何逊色。”体现了日本学者所说的“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中的主要思想是
[? ]
A.“和魂洋才”
B.“中体西用”
C.“君主立宪”
D.“师夷长技以制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郭嵩焘在《伦敦与巴黎日记》中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这表明他主张学习西方的
A.器物层面
B.制度层面
C.文化层面
D.实践层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日本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主要关注政治制度,而中国洋务运动仅仅学习西方的器物制造;日本学习的是西方政教之本,而中国则舍本逐末,由此可以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郑观应在谈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说:“今之自命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下列选项不能为此话提供依据的是
A.驻英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承认西方文明有超过中国的地方,日记被奉旨毁版
B.为“徐图自强”而创办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
C.据《东西学书录》统计,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
D.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因奔父丧,乘坐了外国的小轮船,几乎被顽固派开除省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原封不动的维护封建统治。C项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和实质是
A.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
B.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进步探索
C.介绍西方地理历史,开眼看世界
D.抵御外国侵略,寻求强国之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主要理解材料中的“新”的含义。此处的“新”主要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背景新,在这样的环境中反抗外国的侵略,学习西方成为了新思潮的核心,实质是寻求强国之路。故选D。A项体现不出新的时代的要求;B项说法错误,此时尚未出现民族工业;C项是鸦片战争后的新现象,但是不是新思潮的核心。
点评:鸦片战争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征程。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此时向西方学习主要是在科技上,并且未转化为实践行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中后期我国翻译西方书籍新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魏源等人的倡导
B.“中体西用”思想付诸实践
C.新式学堂的开设
D.早期维新派的宣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