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申论
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 1、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渎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根据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9年6月30日上午,在深圳龙岗平湖街道平湖新市场内,数百肉档经营户集体暂停营业,并阻止平湖屠宰场将猪肉运往市场内贩卖,造成肉档经营陷入停滞。肉档经营者称,至2009年6月30日,经营者同市场业主方“龙广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合同到期,市场被转包给平湖屠宰场,所有猪肉都必须通过该屠宰场购买并加工,这是典型的“垄断经营”行为。而平湖街道办负责人则回应称,新签订的经营合同旨在打击私宰,推行“屠场包租”经营模式,保证市民能够吃上“放心猪肉”。一位李姓经营者向记者抱怨称,他在该市场内已经经营了差不多17年,此前该经营户一直是同市场业主方“龙广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经营合同,只要生猪能够取得检疫合格证,经营户能够自由选择屠宰场屠宰生猪。2009年6月底,经营户接到了签订新合同的通知,让他十分不解的是,此次签订合同的甲方变成了“平湖屠宰场”,而且该合同还明确规定,经营户必须在该屠宰场屠宰生猪,否则不允许在市场内经营,“这明显是霸王条款,我们认为,只要是能够通过检验检疫的生猪,选择在哪个屠宰场屠宰,这完全是经营者的自由。”记者在经营者出具的新合同上,确实发现了强制在“平湖屠宰场”屠宰生猪的要求,但该合同指出,在该屠宰场屠宰生猪的“加工费”不会高于龙岗地区任何一家屠宰场的最低价格,一旦发现有高价情况,屠宰场愿意接受整顿。对此,经营者则有不同的解读,刘先生说,屠宰加工费只是生猪批发的一个很小的环节,此前他们进口的生猪,每斤大约只需要5元,而“垄断经营”后,他们必须以8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对于批发经营者而言,其中的差价非常大。此外,经营者还质疑平湖屠宰场涉嫌提供“盐水猪”,“这种猪运到市场后,每头大约要多出20斤,不仅成本增加,而且影响猪肉质量,市民反映很强烈。”刘先生表示。该材料主要内容:2.2009年4月20日起国内航线机票销售实行新的运价体系导致机票折扣率上浮,引来消费者反对声一片。当晚民航局对此事发出声明,称这只是航空企业的自主调整。记者经多方核实发现,“机票涨价”这个词汇其实有些误导公众,实际情况是一“上浮运价不再打折”。航空公司负责市场销售的内部人士透露,针对上调机票折扣的问题,5大航空公司上月已经达成一致,民航中南局下辖的各家航空公司也陆续跟进。这件事情光是航空公司联手推动还不行,肯定要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和牵头。“以前我买一张北京飞广州的5折票是565元,但现在的5折票,得花678元,比原来多了113元。”购票者张先生说,听说是计算折扣的公式发生了变化。上浮运价不再打折给消费者带来的最直接感受就是——机票贵了,各家媒体随之曝出了各种计算折扣的方式,各航空公司对这些计算方式则解释不清。“我认为5大航空公司还是有‘价格联盟’的嫌疑,因为他们共同行动的结果。导致了所有机票折扣的上调。”中国人民大学反垄断法专家史际春教授告诉记者,航空公司打折幅度都上调,现象一致,就是在打折问题上的协同行动,这就是证据。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发现,“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属于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范围。“垄断协议就是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史际春直言,“5大航空公司虽然没有变更机票的固定价格,但还是整齐划一地影响了机票折扣的变化,有共同达成垄断协议的嫌疑。”该材料主要内容:3.因预期国内油价将下调,为刺激销售,中石油、中石化在国内多省市逆势上调了成品油价。截至2009年3月16日,全国已有18省市参与此次提价行动,涨幅0.05元~0.42元/升。对于中石油、中石化逆势涨价的问题,西安石油大学经济学教授曾昭宁等多位专家称,这都是中石油、中石化垄断造成的。两大石油巨头占据了全国大部分的成品油销售市场,民营石油企业占据了很小的市场份额。另外,中国的石油一半依赖进口,但即使进口石油,大多也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两巨头有油源,动辄停止给民营企业供油,或者给民营企业的油价高于市场价格,导致民营石油企业根本无法与这两大巨头抗衡。因上述原因,中石油、中石化操纵了油源和定价权。对于这种垄断的危害,曾昭宁教授称,目前美国的93#汽油,相当于人民币的3.8元/升左右,比中石油、中石化油价低了将近1元。国际成品油价格上涨时,巾石油、中石化跟风涨价,但国际油价屡次下降,两大巨头却迟迟不降价,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目前由两大石油公司控制的中国成品油价,既不反映国际成品油价,也不反映国内成品油真正的市场价格。2009年2月,由于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市场需求量下降,导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成品油库存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中石油、中石化为了自身利益,开始竞相降价促销,这是两大巨头价格联盟出现暂时的“裂缝”。如今中石油、中石化逆势涨价,是在形成新的价格联盟,保护其所得利益。曾昭宁教授等专家认为,两巨头共同制定价格的做法,既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形成,也与中国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市场经济政策不符。目前的《反垄断法》没有具体的细则,缺乏操作性,对于石油的垄断局面一时还难以打破。按照我国现行的定价政策.油价不应该操纵在企业手|}1。像成品油价格的每次涨跌。都应该进行价格听证,而且听证会不能由中石油、中石化自己组织,而应该同政府或其他的第三方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避免两家操纵国内市场价格的情况发生。该材料主要内容:4.2009年3月下旬,上海出现418个殡葬岗位吸引了5000名大学生现场咨询的新闻。岂料殡葬工应聘火爆也出现了“武汉版”。日前从武吕、青山两家殡仪馆了解到,经过资格审查的200名大学生参加了3月中旬举行的笔试,竞争6个殡葬岗位,其中大部分为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无数企业受到严重冲击,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倒闭,使得本就艰难的大学生就业显得更为不易,因此,本科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激烈竞聘在不少人看来并不体面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殡葬工岗位,的确是有点逼于无奈的意味。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过此类新闻。而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并不体面、义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殡葬工”福利待遇特别好.“内行人士”曾披露,3万至7万元的员工年薪只足“基本”收入,按行业“潜规则”应远高于这个数字.因为一些地区的殡葬行业普通员工年收人竟然可以高达18万!由此看来,大学生争相竞聘殡葬工:,并非完全是由于“就业难”.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殡葬业的垄断福利对人有太多的诱惑力。自2003年以来.我国殡葬业便一直位列“中中十大暴利行业”的榜单之中。中国殡葬协会有关人士曾揭示,殡葬业的暴利主要体现在经营殡葬用品上利润一般超过300%,最高的可达1000%至2000%。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殡葬暴利”,.切皆因“一家垄断、缺乏竞争;,。这一垄断义来闩。1997年《殡葬管子理条例》中授予的民政部门的殡葬服务领域的行政审批权,正是把法规规定的“准人审批权”转化为了“经营独占权”,一些地方民政部门才有效地垄断了殡葬业,垄断福利便滚滚而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当有殡葬部门招收员工,总会有大学生竞相应聘。由于垄断,殡葬业的暴利就会越来越厉害;由于垄断,员工工资就会高得出奇;由于垄断.福利待遇也就可以随便规定,无怪乎有人惊呼,现在连人都“死不起”了。殡葬员工:招聘火爆的背后,固然是处于金融危机之下的就业难的加剧.但是。殡葬行业出现的这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面对公众对于殡葬业“殡葬暴利”“垄断经营”的说法,中国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却回应称,具有公益性服务的殡葬行业不具有允分市场化的特征,它不同于普通服务业可以遍地开花,它是自然垄断的行业。遏制暴利一要靠政府对殡葬服务和收费项目加强管理,二要靠消费者在选择服务项目时理性消费。但是.事实情况却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殡葬服务和收费项目并没有真正“加强管理”,本就不够健全的相关法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消费者因此更不可能自由地“理性消费”.因此才导敛“殡葬暴利”多年米一直稳居十大暴利行业榜单。目前,比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录。《殡葬管理条例》目前正在做进一步修改完状况。力争在2009年内公布。但是,对于公益性的殡葬业的改革,相关部门对于这一行业的“放开”与否以及“放开”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部门是否真正务实为民,取决于相关部门的勇气和信心。毕竟,口前殡葬行业每年有164亿元的巨大市场(我国死亡人数每年为820万左右,按、2000元的低标准丧葬费用估算),如果再算上骨灰存放、购买墓地等费用,殡葬行业的销售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相关部门能否真正抵制这一“巨额财源”的诱惑,公众拭目以待。该材料主要内容:5.当前垄断机构越来越庞大,垄断行为也愈演愈烈。但是,目前仍然不断有支持性的产业政策出台使它们更加快速膨胀.成为巨型寡头,其背后利益集团也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可能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和阻碍深化改革的群体。2009年4月19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透露,2008年,140多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652.9亿元。其中,更有三大企业利润过千亿,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态势下,央企骄人“成就”非但没有赢得掌声,反而遭受众多经济学家质疑。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竹立家说,靠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一些国有企业在成功取得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从客观七影响了部分产业的发展。此外.一些国有企业的垄断行为,还削弱了中国在这些产业上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向一些国有企业提供太多的政策倾斜,也不利于缓解就业乐力。一般来说,自由竞争状态下,商家不具备控制价格的垄断力量,为了获得利润.商家必须采取——一、——、——等方式,以扩大市场份额来达到目的。而在垄断,尤其是完全垄断状态下,由于供给的唯一陛,垄断者可以自由定价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为维护垄断利益。撞断者必定采取措施阻碍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这样,势必不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科技进步,不利于效率的提高,不利于民众福利的改善。所以说,竞争带来进步和效率,而垄断则带来停滞和闭塞。目前来看.在一般性领域,垄断已不成为主流经济现象。最大的问题还是行政性垄断。例如,通讯、金融、教育服务价格居高不下;航空、铁路、邮政服务差错频繁;油价、燃气、电力价格只升不降等等,这些现象都是行政性垄断在背后支撑。很多产业以自然垄断和特殊背景为理F}_I,以法律、政策为护身符,在主管部门的保护和参与下,肆无忌惮地限制竞争,侵害消费者利益。可以说,行政性垄断是民生改善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央企的暴利恰恰是行政性垄断的衍生物。行政性垄断不仅是一种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还直接扭曲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伤害了亭十会公平正义价值。有数据显示.从l989年到1999年的10年间,国有企业的利润一直维持在1000亿元左右,但从2000年起.这个数字开始爆发式增长,157家中央企业2006年实现利润7546.9亿元。这些利润中的大部分就是少数行政垄断性企业所“贡献”的超额垄断利润。也有人认为,行政性垄断从根本上不是法律问题,只有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根除,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其实.政府改革与法制推进密不可分,法制是政府职能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刚时,法制也是促进和保障政府职能改革顺利进行、巩固改革成果的重要外在力量,否定法律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作用是片面的。令人遗憾的《反三垄断法》恰恰规避了以上最根本的核心问题。在目前的情形下,一部没有明确界定、充舒规制、反对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不是一部完善的法律。而当前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政策选择上所露出来的某种反市场观念和强化垄断的价值取向,无疑在让社会各界感到遗憾之余,更是哀叹民意的无力和救济渠道的虚空。因此,众多经济学家与其质疑央企暴利不如质疑行政性垄断,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推进政府在反行政垄断上的法制进程。该材料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