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广东:2017广东省中山市公务员体检时间通告(十五)
2017-06-08 14:09: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议做上消化道造影或内镜检查。

无论是十二指肠溃疡还是胃溃疡,经过规范的治疗后,能够治愈,且今后只要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等,一般不会再复发,故本病一经诊断,作合格结论。

6.2.5  克罗恩病  是一种原因不明、好发于回肠末段和邻近结肠的增殖性炎症性病变,多发生在青壮年,反复发作,难以治愈,预后差。一经诊断,不合格。

1)病史询问要点:起病经过,病程情况,是否逐年进展加重;有无慢性腹泻、右下腹痛;有无发热等伴随症状。

2)查体要点:有无右下腹压痛、腹部包块等体征;注意有无贫血、关节炎、皮疹、虹膜炎等肠外表现。

3)辅助检查要点:本病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病史,若体检中发现可疑体征如腹部包块,可作进一步有关检查,如X线造影、内镜检查等。

6.2.6  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直肠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病程长,反复发作,常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可出现梗阻、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癌变等并发症,有一定致死率。一经诊断,不合格。

1)病史询问要点:起病经过,既往发作治疗情况;有无慢性腹泻、阵发性下腹痛及里急后重;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表现。

2)查体要点:本病缓解期可无特殊阳性体征;急性期可有脉速、发热、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有时可触及到变硬的肠管,肠鸣亢进,直肠指诊可有触痛、指套染血。注意有无贫血、关节炎、皮疹、虹膜炎等肠外表现。

3)辅助检查要点:本病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病史,可疑病例可作X线钡灌肠造影或肠镜等有关检查。

6.2.7  其他疾病  有些严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肠道血管病变等,因其人群患病率低,特别是在报考公务员的考生群体中更为少见,故在此不逐一详述,如若发现,按体检不合格处理。

    6.3  注意事项

6.3.1 急性胃肠疾病患者,禁止参加体检。急性胃肠疾病治愈已1个月以上、肯定无传染性、体力已恢复、病因已祛除者,可参加体检。

6.3.2 对偶有消化系统症状、病情很轻、不治疗也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在本次体检中未发现异常体征且常规辅助检查结果正常者,作合格结论,不必作内镜等特殊检查。

6.3.3 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胃肠道疾病,一般是体检的盲区,常规的查体很难确定诊断,医生应以掌握概念为主。

7  关于肝炎和肝硬化

第七条  各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不合格。

    7.1  条文解释

该条款包含两层含义:即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任何一种情况均属不合格。

肝脏和人体其他部位一样,也可以因为各种原因而有炎症、肿大、疼痛及肝细胞坏死,表现在肝脏生化检查上就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显著升高。引起肝炎的病因很多,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此外还有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多种类型。肝炎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病毒性肝炎已被列为法定乙类传染病,后期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因此,各种类型的现症肝炎患者,无论是急性或慢性,一经诊断,均作不合格结论

7.1.1  病毒性肝炎  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肝脏肿大及肝细胞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按致病病毒的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多种类型,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等5种。其中甲型、戊型肝炎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经过,属于自限性疾病,经过治疗多数患者在36个月恢复,一般不转为慢性肝炎;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演变成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经过。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7.1.2  其他肝炎  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缺血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等,简述如下:

1)酒精性肝炎: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损害。除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外,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也有明显毒性作用,因而导致肝细胞变性及坏死,并进而发生纤维化,严重者可因反复肝炎发作导致肝硬化。在临床上,酒精性肝炎可分为3个阶段,即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它们可单独存在或同时并存。

2)药物性肝炎: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大多数药物在肝内通过生物转化而清除,但临床上某些药物会损害肝脏,引起急性或慢性药物性肝炎。药物导致的肝损害,肝细胞受损最常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剂量依赖性,即药物高于常规治疗剂量时才会导致肝损伤,如对乙酰氨基酚;另一类与用药剂量无关,表现为过敏性或非过敏性肝损害,过敏性肝损害为个体对药物发生了过敏反应,除表现为肝脏受损外,常伴有其他的过敏性表现,如发热、急性荨麻疹、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等。非过敏性肝损害发病机制多与免疫介导有关,临床无过敏表现,肝损害同时可伴有或不伴有自身抗体的阳性,多数患者可治愈,极少数患者病情可转为慢性甚至肝硬化。

3)自身免疫性肝炎: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后者除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还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胆管炎、IG4相关的胰胆管炎等。本病主要见于中青年女性,起病大多隐匿或缓慢,临床表现与慢性乙型肝炎相似。轻者症状多不明显,仅出现肝脏生化检查异常;重者可出现乏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后期常发展成为肝硬化,常伴有肝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实验室检查自身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

4)缺血性肝炎:缺血性肝炎是由于各种相关原发疾病造成的肝细胞继发性损害,如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衰竭,静脉血液无法回流心脏而滞留在肝脏,导致肝脏发生充血肿大、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脏生化检查异常。

5)遗传代谢性肝病:指遗传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疾病。其共同特点是具有某种代谢障碍,病变累及肝脏同时累及其他脏器和组织,故临床表现除有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外,同时伴有受损器官、组织的相应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肝豆状核变性、血卟啉病、糖原累积症、肝淀粉样变等。

6)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不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肝炎,仅指目前病因、病史不明的一些肝炎的统称。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疾病将会找出特定的病因而逐渐减少。据估计,这类肝炎中约四分之一为病毒所致。

7.1.4  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其病变特点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基础上产生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导致肝脏的正常结构破坏,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按再生结节大小、形态分为小结节性、大结节性及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而以小结节性者最为多见。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主要是乙型肝炎,酒精所致肝硬化在我国虽然相对少见,但目前也有上升趋势。其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胆汁淤积、药物或毒物、免疫紊乱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循环障碍、代谢和遗传性疾病、血吸虫病、营养不良等也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因素,还有少部分肝硬化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肝硬化在临床上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一般体检中遇到的病例多属代偿期,症状、体征多不明显,肝功能检查可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应主要依据腹部B超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失代偿期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异常,容易诊断。肝硬化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特征,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因此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均属不合格。

    7.2  诊断要点

7.2.1  急慢性肝炎肝脏检查

1)常规检测ALTAST,这两种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均可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

2)腹部B超:病毒性肝炎的B超声像图往往呈肝脏弥漫性病变表现,但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各种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肝病等也可呈弥漫性改变,在声像图上很难鉴别,因此,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肝脏弥漫性病变声像图表现:急性期特点为肝脏肿大,肝左右叶边缘角变钝,肝实质回声偏低,光点稀疏,部分患者可出现胆系改变,出现胆囊壁增厚,粘膜水肿呈低回声。迁延性者呈肝脏正常或轻度增大,偶可以左叶增大为主,肝回声增粗增强,不均,光点粗大,可伴脾脏增大或/和门静脉内径增宽。

7.2.2  急慢性肝炎判定标准

1血清ALTAST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如正常值上限为X,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是指超过2X),不合格。

2血清ALTAST不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但B超声像图呈肝脏弥漫性病变表现(脂肪肝除外),不合格。

作为一种选拔性体检,受检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及病因学资料往往不可靠,体征一般也不明显,故体检中应主要依据肝脏生化、腹部B超检查诊断或排除肝炎。

7.2.3  肝硬化判定标准

病史询问要点:有无慢性肝炎史或肝炎病毒携带史,有无长期大量饮酒史,有无血吸虫病等疾病史。

查体要点:注意检查有无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黄疸等体征,并注意肝脏的质地及大小,肝脏质地坚硬有结节感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体征;注意检查有无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脾脏肿大、腹壁浅静脉曲张、腹水征等。

辅助检查要点:

血常规:可有贫血,白细胞数减少及血小板数减少(脾功能亢进表现)。

肝脏生化:代偿期血清ALTAST可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

B超:通过超声对肝脾的测量,可以了解肝硬化时肝脏的形态、大小、实质结构的改变,确定有无脾脏肿大、门静脉压增高和腹水。

肝硬化B超诊断标准如下:

肝脏形态学变化:规律为肝脏肿大肝脏萎缩。肝肿大时肝形态较饱满、边缘钝,尤以尾叶肿大、回声减低的表现为突出;肝萎缩首先发生于肝右叶和左内叶,逐渐发展为全肝萎缩,肝萎缩时肝体积缩小,位置上移,边缘过锐,肝表面(膈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呈锯齿状,可有小结节样变化。

肝实质回声变化:回声增粗、不均匀,甚至可见到数毫米大小的散发结节,结节以等回声或较低回声常见。

脾脏肿大:注意脾脏肿大程度。脾肿大判定标准详见第1篇第4.4节。

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门静脉内径>1.4厘米,脾静脉内径>0.9 厘米,走行迂曲。门静脉内血流颜色变暗或呈蓝色,脉冲多普勒显示流速降低。

可出现腹水。

一般来说,肝脏缩小同时伴有结节性病变、脾脏肿大、门静脉增宽是B超诊断肝硬化的必要条件。

    7.3  注意事项

7.3.1  所有关于肝炎的常规检测项目中,一律不许进行乙肝项目检测(丙肝项目除外)。

7.3.2  公务员体检中的肝脏生化检查是指ALTAST这两项,若检测数值(特别是ALT)较参考值上限轻度升高(即不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而其他检测结果均正常,一般可直接作出体检合格的结论。

7.3.3  肝炎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及病理诊断。作为体检,只需根据判定标准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即可,有创性的肝脏穿刺病理学诊断方法一般不宜作为辅助检查项目。

7.3.4  关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  肝硬化是慢性肝炎发展的最终阶段,某些处于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可能不具有任何症状及体征,某些稳定期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也可在正常范围以内,故体检中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应主要以B超检查为依据。

8  关于恶性肿瘤

第八条  恶性肿瘤,不合格。

    8.1  条文解释

恶性肿瘤  本条款主要是针对恶性肿瘤现症患者而制定。所有的恶性肿瘤现症患者,均不合格。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将其

Tags:广东公务员 招考公告 考试大纲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广东:2017广东省江门市公务员体..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