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身不一定满足数列的变化规律。
这个题目的变化规律是:第2项减第1项得到的差再平方等于下一项。
43 . 0 , 9, 26, 65, 124, ( )
A .165 B .193 C .217 D .239
【答案】 C
【解析】 数字变化幅度大,呈几何级数变化,因此考察平方和立方关系。这要求考生对1-30内的所有数字的平方要特别熟悉,对1-10内所有数字的立方要特别熟悉。建议大家把平方表和立方表背诵好。0 9 26 65 都在完全平方数附近摆动,但是124与121相差3。因此不考察平方关系,而考察立方关系。
1×1×1-1=0
2×2×2+1=9
3×3×3-1=26
4×4×4+1=65
5×5×5-1=124
6×6×6+1=217
44 . 0 , 4, 16, 40, 80, ( )
A .160 B .128 C .136 D .140
【答案】 D
【解析】 这个题目的归规律一下子看不出来。其实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
4-0=4
16-4=12
40-16=24
80-40=40
现在考察数列4 12 24 40 (? )
12-4=8
24-12=12
40-24=16
?-40=20
?=60
所以答案应该是80+60=140。
另外,这个题目也可以这么分析:
因为所有数都是4的倍数,同时除以4得到
0 1 4 10 20 ( a )
相连两项求差得:
1 3 6 10 ( ?)
这个数列就是自然数数列求和
1=1
1+2=3
1+2+3=6
1+2+3+4=10
1+2+3+4+5=15
?=15
a=35
题目答案为35×4=140
45 . 0 , 2, 10, 30, ( )
A .68 B .74 C .60 D .70
【答案】 A
【解析】 根据数列波动特点,考察平方关系或者立方关系。
从平方关系角度考察:
0=0×(0×0+1)
2=1×(1×1+1)
10=2×(2×2+1)
30=3×(3×3+1)
4×(4×4+1)=68
考察立方关系:
0×0×0+0=0
1×1×1+1=2
2×2×2+2=10
3×3×3+3=30
4×4×4+4=68
二、数学运算。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46.某高校2006 年度毕业学生7650 名,比上年度增长2 % . 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2 % . 而研究生毕业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 % ,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
A .3920 人 B .4410 人 C .4900人 D .5490 人
【答案】 C
【解析】 常规方法:
假设去年研究生为A,本科生为B。
那么今年研究生为1.1A,本科生为0.98B。
1.1A+0.98B=7650
(A+B)(1+2%)=7650
解这个方程组得A=2500
B=5000
0.98B=4900
由于题目数字本身比较大,运算比较烦琐。在考试中会给考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考生干脆选择放弃。在刚刚过去的国考中,相当部分考生没能完成这道题目。由于这是数学运算的第一道题目,很多考生以后面的题目更难,实际上放弃了后面的数学运算题目。常规方法在这里显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这个题目。因此,寻求非常规的方法以取得突破成为必然要求。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字运算名义上是考察运算能力,但是我们在真正的考试中是不需要动笔计算的,那样来不及。即使动笔,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
非常规方法:
假设去年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