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42.C 解析:三角形两底角之和减去顶角然后乘以2等于中间的数。
43.D 解析:前一项的分母加分子等于后一项的分子;前一项的分母的2倍加分子等于后一项的分母。
44.D 解析:两两之和等于一个数(11,10,9,8,7)的平方。
45.C 解析:3、5、7、9等平方加减5。
今年数学运算试题有三个特点:第一,传统典型试题如“行程问题”、“人数问题”等连年出现的题目,今年没有出现,詹凯老师在大纲点评当中就明确指出,今年试题将“突破传统”;第二,试题难度相对平均,没有过难的题目,能一眼选出答案的题目也很少;第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15道数学运算试题当中,有6道题的答案是“B”,比重较大。
46.【答案】B。
这道题只要看清楚“x、y、z是三个连续的负整数,并且x>y>z”这个条件,很容易发现,B选项的值恰好为1,符合题目要求。
47.【答案】B。
这道题并没有太大的技巧性,从两个方向求解都能得到正确结果:或者解方程,或者带入法求解。求解的时候注意计算不要出错就行。
48.【答案】C。
詹凯老师在国考基础班、专项班、冲刺班当中对“等差数列的运算性质”做过详尽的解析。等差数列有两条最重要的性质
(1)等差数列的平均值等于正中间的那个数(奇数个数或者正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值(偶数个数)
(2)任意角标差值相等的两个数之差都相等,即
这道题应用这两个性质可以简单求解。
因此a7=8+4=12,而这13个数的平均值又恰好为正中间的数字a7,因此这13个数的和为 12×13=156
在最后一步计算当中,可以应用“为数原则”。
49.【答案】D。
在课上讲解“几何题”时给出了四条定理,在这道题当中可以直接应用。
(1)等面积的所有平面图形当中,越接近圆的图形,其周长越小。
(2)等周长的所有平面图形当中,越接近圆的图形,其面积越大。
以上两条定理是等价的。
(3)等体积的所有空间图形当中,越接近球体的几何体,其表面积越小。
(4)等表面积的所有空间图形当中,越接近球体的几何体,其体积越大。
以上两条定理是等价的。
直接应用定理(4)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50.【答案】C。
在冲刺班讲课当中专门强调过两个概念“对折n次”以及“折n折”。
51.【答案】B。
这道题只要细心计算,就不会出错。前100页用去的数字的个数为 9+2×90=189
其中,“9”代表1至9这九页用去的数字个数;“2×90”代表10至99这90页用去的数字个数。
三位数的页码用去的数字个数为 270-189=81
每页用去3个数字,因此三位数的页码一共有 81÷3=27页
从100页开始,到126页,恰好有27页。
52.【答案】A。
利用整式的恒等变形,这道题就不难求解。在求解过程中引入两个未知量——假设甲的年龄为A,乙的年龄为B,则根据题意
方程“设而不求”的思想,贯穿在詹凯老师讲课当中,这种方法在利用方程求解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答案】B。
上课时曾经指出“讲义中数学运算144道试题中最为重要的一道题是第87题,‘缴电费’问题。”类似问题曾经多次出现在国家、地方公务员考试当中,詹凯老师上课时曾经用三种解法来解这道题。在这里只利用最简便、快速的方法来求解。
如果该用户15吨水全部都交5元钱/吨,则他应当交75元水费,比实际缴纳额少了12.5元。少缴纳的12.5元是因为未超出标准用水量的部分每吨少缴纳2.5元。因此标准水量为 12.5÷2.5=5吨
因此,无论是15吨或是12吨,都已经超过了标准水量,所以用水12吨时,应当比用水15吨少缴纳 3×5=15元
因此,用水量为12吨时,应缴纳水费
62.5-15=47.5元
54.【答案】A。
方程,还是方程!假设有x个不合格的零件,那么合格零件就有(12-x)个。根据题意
10(12-x)-5x=90
解得,x=2。
55.【答案】B。
这道题的入手点是“自然数”,既然是自然数求和,那么这个和一定是正数。假设小华对n个数进行了求和,那么根据整数的要求
7.4×n
一定为整数,因此n的尾数只能是0或者5。
如果n=10,则其平均数不到5.5,因为1至10的和为55,而如果重复的数字出现在1至9之间,那么这10个数的和一定小于55,它们的平均数小于5.5。
如果n=20,则其平均数超过8.5,因为1至19的和为190,而如果重复出现的数字出现在1至19之间,那么这20个数的和一定大于190,它们的平均数大于8.5。
因此,n只能为15。
从1到14,这14个数的和为105,而这15个数的和为
7.4×15=111
所以,小华多数的数字为111-105=6
56.【答案】C。
这道题是这次数学运算当中难度最大的一道题。关键在于从哪个已知条件入手。
考虑未被答对的题目总数为
(100-80)+(100-92)+(100-86)+(100-78)+(100-74)=90
由于必须错误3道或者3道以上才能够不通过考试,因此最不理想的情况就是这90道试题恰好是有30个人,每个人错误3道试题。
这样,能够通过考试的人为100-30=70人。
57.【答案】A。
詹凯老师讲课时曾反复强调,这类所谓的“排列组合问题”完全可以不使用“排列数”、“组合数”来求解,只需要利用“加法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