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以及“乘法原理”就可以求解。
将2套节目插入3套节目当中,注意到第一套节目之前以及最后一道节目之后还可加入,因此插入第一套新节目时可有4种选择,等插入这套节目之后,再插入第二套新节目时可有5种选择。因此总共可安排的播放方案有
4×5=20种
这道题很多考生容易错选为选项B,因为这些考生直接利用了P(4,2)这个“排列数”来进行计算。这样计算没有考虑两个节目同时插在一个节目空档当中的情况,因此是错误的。詹凯老师提醒各位考生,遇见“排列组合”问题,不要随意使用排列数、组合数,回归到“加法原理”以及“乘法原理”,解题就不会出错了。
58.【答案】B。
詹凯老师在讲解“折上折”类的“价格问题”时,曾反复强调,这类问题要对折扣进行两次相除;其次,从出题者的角度来讲,为了不“为难”自己,出题者喜欢将原价出为整数价格——即包含10的整数幂次最多的那个价格。这道题应用这个思路可以带入B进行检验,发现正确,快速求解。如果按照常规思路,则可以这样计算。
384.5+100=484.5元
这个价格是相继进行了8.5折以及9.5折之后的价格,因此原价为
元
59.【答案】D。
这道题搞清楚两个事情就容易求解:第一,所谓每隔n天去一次的含义是,每(n+1)天去一次,因此题目的条件可以变为“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12天去一次,丙每18天去一次,丁每30天去一次。”第二,需要考虑5、7、8、10四个月有31天。
6、12、18、30四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180,因此再过180天,四个人才能够再在图书馆相遇。而180天后应当是11月14日。
60.【答案】A。
这道题涉及到整式的恒等变形。假设甲、乙、丙三种货物的单价分别为A、B、C,则根据题意
3A+7B+C=3.15
4A+10B+C=4.20
第一式乘以3得到 9A+21B+3C=3×3.15
第二式乘以2得到 8A+20B+2C=2×4.20
以上两式相减可得 A+B+C=1.05元
从以上解析可以看出,今年的数学运算与以往传统试题不大相同,虽然有一些试题与以往国考题类似,但是几乎没有一道试题在短时间内无法求解。但是从考试策略看来,这些试题的计算量并不小,有一部分试题的技巧性也比较高。从考生反馈的情况看来,数学运算仍然是平均花费时间较多的一个部分。
类比推理共10道题,统一的题目要求是先给出一组或多组相关的词,要求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实际上,题目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给出两个词做为一组,然后选答案。第二种是给出三个词做为一组,然后选答案。第三种是将两组的四个词都给出,但是中间挖空两个。这三种类型的题,难度逐渐上升。
第一种,传统的两个词为一组的类型。
如:今年卷子的第78题
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A.吸收:放弃 B.简单:杂乱 C.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D.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这种题相对比较简单,首先从逻辑关系上看,安居乐业:颠沛流离是对立的关系,意义相反。其次,从匹配度上来看,他们都是成语。因此,选C。
第二种,三个词为一组的类型。
如:今年卷子的第82题
争议:仲裁:听证
A.诉讼:审判:旁听
B.通货膨胀:宏观调控:货币政策
C.突发事故:现场抢救:善后处理
D.交通安全:交通法规:交通警察
这种题目难度高一些,需要考虑第一个词和第二个词的逻辑关系,并且还要考虑第二个和第三个词的逻辑关系。争议:仲裁:听证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争议可以通过仲裁这样一个方式来解决,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听证。那么,最为匹配的是A,诉讼可以通过审判来解决,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旁听。于是,选A。B的错误在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一个工具和手段,通过货币政策可以进行宏观调控。这个逻辑在题干中是不存在的,不能说成听证是实现仲裁的一个手段,通过听证可以进行仲裁。所以,B不对。C,D不对是显然的,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种,将两组的四个词都给出,但是中间挖空两个。
如:今年卷子的第84题
()对于知识相当于分析对于()。
A.书本 理论 B. 学习 结论 C.学问 研究 D学生 研究员
这种题目由于题干没有给出任何一组完整的词,因此,不能直接判定所需的逻辑关系。所以,要将四个选项都带入并进行比较,才能得出。这里选择B,学习为了得到知识,而分析为了得到结论,属于目的关系。而且,更为快速的思路是,分析是个动词,是个行为,因此,第一个()也应该找一个表示行为的动词会比较匹配,这里“书本”,“学问”“学生”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79.蛹,经过发育成长,一定会变成蝶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蛹也可变成蚕、蛾、蜻蜓或其它动物。因了这层关系,我们可以推断,A是完全可以排除;D呢,因为蝌蚪长大后一定会变成青蛙,故不能成为答案。
B、C两个,看起来都可以成为答案,因为胚胎可以发育成婴儿,也可以发育成其它物种;而种子可以发育,长出花朵,但也有种子是长不出来花朵来的。
故最贴切的答案应该是B;
86.C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类的题目。通过阅读论证类题目的技巧知道:前提是现有6000多种文字,每两周消失一种,结论是到2050年,90%的文字消失。根据削弱的三种途径:削弱前提、论证过程或结论,发现选项C是对论证过程的削弱,说明尽管文字在消失,但是已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到2050年不一定会有90%的文字消失。选项A是说语言学家正在研究这些文字,选项B提到古代文字的遭遇,选项D对比非文盲比例,这些都不能对目前消失的文字起到削弱的作用。
87.B 【解析】本题属于支持类的题目。通过阅读论证类题目的技巧知道:前提是抚仙湖周围的墓葬群出土古滇青铜器,结论是抚仙湖底的古城就是古滇王城。根据支持类题目的解题技巧:找到前提和结论的差异所在进行补充说明,发现选项B联系起了墓葬群和古代王城的关系,既然墓葬群里有古滇出土的文物,而古代王城又在墓葬群附近,那么墓葬群周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