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和胶体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⑥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物质结构
①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同位素的概念、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前3周期)、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各种晶体的性质。②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③理解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涵义。
(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①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②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③以I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②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③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④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9)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②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③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④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⑤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⑥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⑦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⑧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1)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
①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化学性质。②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
①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②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③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
①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②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③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④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⑤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⑥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⑦初步了解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Cu)
①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②掌握Fe 、Al和Cu的化学性质。③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④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⑤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⑥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3. 有机化学基础
(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种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
(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炔)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脂、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5)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
(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4.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6)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7)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
5.化学计算
(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四、考试方式与试题形式
1.考试方式
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试卷采用问卷与答卷分离的方式。
2.试卷难度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7∶2∶1。
3.试题形式
试题题型有:单项选择、填空、实验探究、计算等。
生物
一、考试目的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生物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初中内容所占比例为60%,高中内容所占比例为40%。
1.科学探究
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5.生物圈中的人
(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的运动。(2)动物的行为。
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人的生殖和发育。(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植物的生殖。(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8.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9.生物技术
(1)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2)现代生物技术。
10.健康地生活
(1)健康地度过青春期。(2)传染病和免疫。(3)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4)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5)医药常识。
三、试卷形式与结构
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包括Ⅰ、Ⅱ卷。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约占40%;Ⅱ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连线题、识图分析题等),约占60%。
4.试卷难易度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思想品德
一、考试目的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思想品德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比例及能力要求
(一)考试范围
《思想品德》约占60%;《思想政治》约占40%。试卷中初中、高中知识所占比例为6∶4。
(二)考试能力要求
1.能正确理解考试内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
3.恰当运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文法通畅、观点正确地予以表述。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
四、试卷难易度比例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五、命题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命题。
2.命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能力立意和对现实生活现象的分析、判断和价值取向。
六、考核内容目标
【思想品德】
(一)认识自我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自尊自强
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4.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5.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三)学法用法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