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 答案解析:
1、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一下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案例分析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围绕上面几点展开论述。) 答案解析:
1、某老师在《赠汪伦》的教学中,老师组织了一场“表演”。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赠汪伦》一课,大家有没有兴趣表演李白和汪伦离别时的情况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并有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他们模仿古人的模样,用手捞胡子,边念《赠汪伦》的诗。这种新奇的表演让老师和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