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是( )(湖州市)
四十、A.加涅 B.罗森塔尔 C.戴尔 D.波斯纳
四十一、13.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方法是( )(杭州市)
四十二、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四十三、14.评价从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长沙市)
四十四、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四十五、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四十六、15.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 )(杭州市)
四十七、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四十八、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十九、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五十、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五十一、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略
五十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五十三、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五十四、1.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与传统观念相比,新的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南京市)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习、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实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命题立意】考查课程内涵发展变化的趋势。★★★
2.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苏州市)
(1)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①自主性;②主动性;③创造性;
(2)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力求做到:
①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②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③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主体性的内涵。★★★★
六、写作(本大题共25分)
【材料】一个农村的孩子在他的作文《我的理想》中写道:“阿爸走了,永远不在了,丢下了阿妈和我,阿爸希望我长大成为一名警察,阿妈希望我长大后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我的理想是做一条狗,白天守在阿妈的身旁,晚上给阿妈看门,这样阿妈就不会孤单害怕了。”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得少于500字。(南京市)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班级授课制;复式教学 2.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3.说理教育法;教学 4.G;S 5.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6.陶冶教育法 7.观察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8.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的本质。★★★
【错因分析】对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当。
2.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考查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
【错因分析】概念区分不明确。
3.C【解析】课程设计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命题立意】考查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错因分析】对三维目标理解不到位。
4.A【解析】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径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途径,是考试热点。★★
【错因分析】基础理论知识记忆理解不准确。
5.D【解析】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课程内涵的理解。★★
【错因分析】概念理解不足。
6.B【解析】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
【命题立意】考查主要教育理论及其典型事件。★★★★
【错因分析】著名教育家的著作记忆混淆。
7.D【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有: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命题立意】考查现代学生观内容。★★★★
【错因分析】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够。
8.C【解析】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动机水平的干扰。如果高度愤怒和过分高兴时,解答难度问题的效果不佳。对于简单的操作,高度动机效果佳。而一般操作,适宜于中等动机的水平。
【命题立意】考察学习动机与效率的关系。★★★★
【错因分析】理解不透彻。
9.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泰勒的教育思想。★★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充分。
10.C【解析】这是概括的释义。
【命题立意】考查概括的内涵。★★★
【错因分析】对概括的含义理解不当。
11.A【解析】略。
【命题立意】这是学习迁移的应用。★★★
【错因分析】对迁移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12.D【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波斯纳的主要观点。★★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到位。
13.B【解析】这是学习策略的释义。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策略的概念掌握。★★★
【错因分析】概念理解不足。
14.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
【错因分析】理解不足。
15.A【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察教育法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广度上做的不够。
六、写作
答案略,写作中心应围绕题目中所提出的问题,阐释教育理念和自己的观点。
真题汇编试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昆明市)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合肥市)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3.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安庆市)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4.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长沙市)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5.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已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海口市)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势冲突
6.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 )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九江市)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把两个或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这样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无锡市)
A.合作学习 B.小班教学 C.复式教学 D.分层教学
8.晶体智力( )(杭州市)
A.在成年期不会增长 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9.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长沙市)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0.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湖州市)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1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哈尔滨市)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12.若一家长长期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质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