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综合课试题民法学部分(二)
2011-01-08 17:00:16 来源: 作者: 【 】 浏览:836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5年  B.50年  C.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D.不受限制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标权的保护期起算点。根据《商标法》第23条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故只有C项符合法律规定。知识产权不同于财产所有权的一个重要点是时间性。保护期问题是知识产权的最基本内容。各类不同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都是法律强制性规定,对各项权利对比后作硬性记忆即可。
8、( )起计算。
 A.商标使用之日  B.商标注册申请之日  C.商标核准注册之日  D.公告之日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形式遗嘱的有效条件。根据《继承法》第17条规定,遗嘱的形式主要有5种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由他人代为书写是代书遗嘱;以录音形式订阅的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立下的口头遗嘱,都要求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以保证遗嘱的真实性。据此,在备选答案中,只有D项自书遗嘱不需要见证人。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不同形式的遗嘱其有效要件不同、效力也不同。如果不同形式的遗嘱发生抵触,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遗嘱为准。另外,还要注意口头遗嘱的有效条件。
9、无须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的遗嘱形式为( )。
 A.代书遗嘱  B.录音遗嘱  C.口头遗嘱  D.自书遗嘱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为一般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抗辩事由作为对抗责任成立的理由,包括正当理由和外来原因。正当理由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外来原因主要是侵权人以外的因素,包括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受害人过错。因此,只有A项符合题意。抗辩理由在2000年单选考过。只要把最基本的要点掌握即可。
10、正当理由是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之一,包括( )。
 A.自助行为  B.不可抗力  C.意外事件  D.受害人过错   判断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参考答案:Y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为诉讼时效中断事由。权利人可以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间点向债务人提出请求或者起诉或者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只要提出,诉讼时效便归于中断。因此,该题表述正确。该题的陷阱是出题人把诉讼时效中止的时间条件——诉讼时效期满前最后6个月放在命题中间,意在制造诉讼时效中止的假象,考生不要被此蒙蔽。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本质区别是法定事由不同,中止是客观原因导致权利人客观上不能行使请求权,故要求不可抗力或其他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满前的最后6个月;而中断是权利人主观上积极行使权利,可以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的任何时间点。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是诉讼时效的重要内容,以后会以各种形式命题。
1、甲于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向债务人行使了履行债务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断。( )
对 错   参考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抵押权与质权的区别。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抵押权和质权的根本区别在于标的物的占有主体不同。抵押权设定后,还由抵押人继续占有标的物;质权的成立则以转移标的物占有为条件。质权合同生效后,质权标的物由质权人占有。至于标的物是动产或不动产,不构成抵押权和质权的区别。因为,抵押权也可以动产设定标的物。当然,质权因为转移占有的性质决定,其标的物必须是动产或权利。可见,该命题是错误的。该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因为有一种说法,即抵押权的标的物“主要”是不动产和不动产物权,质权的标的物是动产或权利。由此,可以推出本命题。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很严谨的说法,作为考试判断题的命题,缺乏了“主要”二字,就不能作为其区别点了。注意,以后还将在简答题中出现。
2、抵押权和质权的区别是:抵押权以不动产为标的物,而质权则以动产为标的物。( )
对 错   参考答案:Y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为债权转让的条件。我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各国民法对债权转让的生效条件规定了三种模式(1)自由转让原则,即债权转让只要经债权人与受让人合意,对债务人便生效。(2)通知原则,即债权转让必须债权人通知债务人之后对债务人才生效。(3)债务人同意原则,即债权转让须经债务人同意才能对债务人生效。我国《民法通则》采债务人同意原则,而《合同法》改用通知原则,合同法颁布在后,故适用合同法判断该题。债权转让采用通知原则,未通知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生效力。因此,该题判断表述正确。关于债权转让,《民法通则》与《合同法》规定不一致,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应当适用《合同法》的规定。但本题中“转让无效”如果表述为“债权转让无效”将更为妥当。债权转让实际上是把债权作为买卖合同的标的,因债务尚未履行,债权人只要向债务人通知即可,如果不损害债务人利益的,无需征得债务人同意。但债务转移,则根据免责的债务承担还是并存的债务承担,决定是否征得债权人同意。如果是并存的债务承担,只是多增加了债务人,无需征得债权人同意。
3、债权转让的,债权人必须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转让无效。( )
对 错   参考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违约金和定金的并用或选用问题。定金是为担保债权的实现,由合同当事人一方预先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金钱。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就代作价款或者收回。定金担保作用的实现是靠定金罚则完成的。定金罚则的内容是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违约金是违反合同的一方向守约方支付的金钱。如果一份合同既有违约金条款又有定金条款,是两者并用还是选择适用,各国法律规定不尽相同。按我国《合同法》第116条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定金又约定违约金铁,一方违约时,双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这就是说二者不能并用,只能选择其一。故此,该题表述错误。定金和违约金的本质区别是性质不同,按照我国法律,定金是合同担保方式,其条款具有从属性,适用定金罚则实现担保;违约金是合同责任方式,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但违约金也具有一定的担保作用,因此,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两者并存时选择适用。关于两者的区别,将来的简答题、案例分析或选择实例分析都会以其命题。
4、违约方依约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已支付定金的守约方还有权要求违约方双倍返还定金。( )
对 错   参考答案:Y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同的订立(主要是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同的订立需要经过
Tags:民法学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06年考研政治真题 下一篇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